可,怎么就剥完了呢。</p>
赵广渊嫌弃地看着他那一脸呆样。</p>
这模样是会做出刨自家祖坟取宝,大杀四方,终齐之人?</p>
不看他。对着几个率先剥完豆子的小童说道:“做得好,伺候笔墨就是要眼疾手快,细至又专注,你们都做得好。一会本殿有赏。”</p>
示意曹厝领他们下去接着进行下一项。</p>
长至见冬雪得意地跑到他面前说自己剥完了,嘟了嘟嘴,长至的方法才是最好的。</p>
赵广渊留下了长至。</p>
斜眼看他:“我都教了你这么久了,你就想到这种投机取巧的招?”</p>
长至分辩:“才不是。”</p>
“才不是什么?不是投机取巧?”</p>
长至把两只小手凑到鼻尖,闻了闻,两只手已经洗过,又是架锅又是烧柴,可手上还是有青豆子的味道。</p>
朝赵广渊伸了伸手,“青豆子的味道不好闻。煮熟了就没有了。”</p>
赵广渊一愣。</p>
曹厝也猛地扭头看向赵广渊。</p>
赵广渊往前倾了倾身子,忽然有些紧张,“你,不喜欢吃青豆子?”</p>
长至摇头:“不喜欢。青豆子有一股怪味。”</p>
曹厝眼珠子都瞪圆了。看一眼长至,再看一眼赵广渊。</p>
赵广渊一只手紧紧地握住了椅子的把手,固作镇定:“胡说,分明是很好闻的味道。”</p>
“才不是。分明就是一股怪味,像青草的怪味。长至又不是牛又不是羊。”长至不喜欢吃青豆子。</p>
赵广渊拧眉,‘不是牛不是羊……像青草的味道,才不想吃……’这话,是谁说过来着?</p>
是殿下!殿下小时候也这么说过!曹厝震惊无比。</p>
先帝很体恤农人辛苦,每每开镰之时,秋收之时,都会率众到京郊与农人同食。</p>
曹厝记得那时候,殿下也是四五岁的年纪,先帝带着殿下到京郊,农人献上了新鲜采摘的青豆荚,煮熟了端与先帝吃。</p>
那会的殿下还小,就说了这样一番话。把先帝逗得哈哈大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