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道传承中,大多数人肉身达到金色境就是极限了,至于武意和神勇境,就是修为达到天人境强者的肉身也未必能达到。从这里可以来看,这份武道传承其实在金身境后的修炼就断了,然后从修炼境界命名为炼气、真元、神游、超凡、天人来看,跟我国道家流传的气命双修倒是有点相像。
发现自己思维又偏了,张乙摇摇头,然后继续思考。
武意境,在武道传承中也是寥寥几句,达武意者,相随心生,挥手间磅礴如海,盖压当下。这意思好像是说达到了武意境,有一种东西在出招的时候,形成类似于虚影的东西,然后跟随招式袭向敌人,让人感到威压和恐惧。想到这,张乙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再想想,这不就是一部电视剧的主角吗?那位乔大侠挥手间,金色虚影的巨龙随行,让人一见就觉得不可为敌。难道所谓武意境是自带BGM?
不对,张乙张着口,甩了甩头,想把这有点滑稽的想法甩走,可是脑子总是往这方面靠。算了,累了,毁灭吧。
既然思维怎么都往这边靠,那么就以这个为终点反推一下吧,这金龙虚影怎么来?是什么形成的?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在自己身体内产生或者在身体周围才对。想到这,张乙开启见神不坏状态,闭上眼,慢慢的感知周身。
整个身体从外到内有两处在感知中类似于金色的存在,一个是达到见神不坏时形成的神识,一个是金身境肉身笼罩的一圈淡淡的,又好似不存在的金光。
这段时间,张乙每天都在静静的感知着,逐渐发现周身的这层金光是从身体内逸散出来的,但是从哪里来的又怎么都找不到,这些金光出现在身体周边形成类似一个保护膜一样的东西。既然是保护膜,那为什么平时看不见,只是爆发什么力量的时候才会隐约看见呢?
张乙站起来,又开始一遍又一遍的演练各种拳法,终于在一次出拳时发现,拳头击打而出的时候,拳头外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气焰,简单的说就好像燃烧的蜡烛一样,火焰维持着那个形状,但其实火焰在不停的逸散出能量,等能量到达了一定的边界,便看不见了,如同湮灭一样。也就是说,身体笼罩的淡金色光芒其实是身体的能量在不断地逸散,离体一定范围后就湮灭了。
那武意境是不是指身体能够控制这些逸散出来的能量?那这能量的来源应该就是之前隐隐感知到前进方向,微观感知,只有感知到更微观的时候,才能找到这些能量的来源。
既然心里已经认定了,张乙也就不迟疑的开始尝试调动这些能量,用意念无法调动,用神识无法调动,最后只能用笨办法来调动,还是打拳。不知道是一百遍还是一千遍,左腿向东前进一步,屈膝成虎步,同时两手握拳往上提到肩部位置,然后沿着胸前直向下栽,停在小腹位置,两个拳眼相对,整个人好像抱胸成熊状,脚成老虎前迈的样子。左脚提前脚跟,右脚膝盖稍屈,重心放在右腿上,两个拳头变掌,手指微微弯屈,随着腿由外往内翻,好像抱着一个西瓜一样。接着左脚踏实,将重心放在左脚上,右脚向前迈进一步,两只手上抱至胸口,转掌向地,跟步一齐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