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宝刚和骁龙(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许琛脑壳疼,意义意义,干什么都要有意义。

“台长,诗艺说寓教于乐,“典籍里华夏”是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考虑节目严肃性的同时兼顾观众的接受程度,长篇累牍的叙述可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教育意义而不是科普意义……”

1997年,国内的文化教育水平很低,大学生还是人中龙凤,真正的国家栋梁。

“典籍里的华夏”目的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戏剧+影视化的结合确保了观众在娱乐性的同时能普及文化知识。

许琛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说出,李副台长面无表情。

郑晓龙和赵宝刚不关心“典籍里华夏”内容,他们的注意力全在“影视化”制作水平上。

“时光影业”露出来的班底不比北平电视艺术中心差,甚至,古装戏的妆容和服饰的考究,北平电视艺术中心还比不上“时光影业”。

节目继续播放!

“禹说”划分九州、“大禹”治水,一个又一个影视化、戏曲结合的精美片段展示,会议室愈是安静。

整个节目播放完,余副台长腰杆挺直:““典籍里华夏”的制作水平我相信都有目共睹,这样的节目如果北平电视台错失,我认为对北平电视台来说是一种损失,对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更是损失。”

“小余说的很有道理,“制播分离”是台里第一次尝试,这个节目的形式和方向是内地电视节目的第一次尝试,赵导,郑导,你们是专业的导演,说说节目质量吧。”

电视台台长说话,会议室一下沉静。

“台长,这个节目的影视化和戏剧制作精美,服装和妆容、台词不逊色《三国演义》!”赵宝刚给予了高度评价,《三国演义》是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业内古装剧标杆。

“我的意见和赵导一样。”郑小龙不想得罪人,委婉说:“我个人比较喜欢“大禹治水”片段,周王伐纣不清楚史实。”

“投票吧。”赵宝刚和郑晓龙的意见结束,投票正式开始。

“典籍里华夏”研讨了无数次,结果早就明朗,最重要的台长一漂,他投了“同意。”

会议结束,“典籍里华夏”定档时间和播出时段又新一轮争论。

这次博弈以李副台长胜出,他妥协的收获就是争取到了节目的归属权。

最终节目正式定档1997年11月18日上午11:30播出!

这个档期很歹毒,工作日大中午,收视率不可能高,全国电视台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均垫底。

这种时候,许琛的意见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