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鳌永见这些人也跟着老百姓往北跑,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了。</p>
难道贺人龙那个粗鄙武夫,比他还得士绅之心?</p>
十一月底,陕北天气转冷,崇祯十五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p>
其实若是有人用心观察,便会发现,近几年来,每一年下雪的时间都或多或少的比前一年要迟。</p>
这是小冰期即将结束,气候转暖的前兆,可惜明朝熬了这多年,终究是要倒在黎明之前,让八旗捡了个大便宜。</p>
二十一日,一场大雪过后,天气转晴。</p>
延绥军的将士们穿着棉甲,哈着白气,正忙碌地搬运箭矢、擂木、石块、火油等物。</p>
城墙上新铸的佛朗机炮一字排开,操炮手们正在检查,调整火炮发生角度,确保火药的安全。</p>
如今贺人龙设立的军器局,已经开始自铸火器,随着矿山和冶炼工坊投产,军器局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便可以开足马力生产。</p>
若不是李自成撤兵太快,再给贺人龙几个月的时间,延绥军的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能甩秦军一大截。</p>
这时城墙上,士卒正在忙碌,高杰头无意识地往南一转,他突然怔住了。</p>
在甘泉县城几里地以外,一大片东西正缓缓朝前移动。</p>
高杰神情一变,立即疾步走到女墙边,抽出千里镜观看。</p>
“有敌情!速通知大帅!”高杰一边看,一边沉声吩咐。</p>
不多时,贺人龙领着一群将领来到城头,便见将士们正拥着女墙朝南眺望,嘴里议论纷纷。</p>
“大帅到!”城墙上响起一声大喝,城头将士立刻转过身来,纷纷站得笔直!</p>
台阶尽处,贺人龙手按刀柄,登上了南城。</p>
但凡他经过之处,延绥将士皆让开通道,垂首致意。</p>
贺人龙走到城墙边,高杰手指城外,“大帅,不下两万人,大多都是精锐!”</p>
贺人龙颔首道:“看来孙传庭得知本帅南下,知道他向富县增兵的消息,已经被本帅探知,便索性不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