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来了?怎么样?”王翠珍问道,又跟李慕慕,“刚刚你二嫂又去别的店看了下,看看有没有别家也学咱们的。”</p>
“有几家也推出了果酒,这个倒是无所谓,本来买果酒的人便不算很多。”张彩萍道,“除此之外便没了。”</p>
“刚刚大嫂跟我了三家店模仿咱们锅子的事情。”李慕慕道,“我跟大嫂一会儿去趟铁匠铺子,再打点儿新的东西。”</p>
“这期间,咱们店先推出猪肚鸡锅子和三鲜锅子。”李慕慕道,“等烤盘和涮烤一体做好,咱们就上一波大的新菜。”</p>
“烤盘?涮烤一体?”王翠珍和张彩萍齐声问道。</p>
“走,咱们去书房借关夫子纸笔一用。”李慕慕起身,带着王翠珍和张彩萍去了关夫子给孩子们上课的书房。</p>
现在正是孩子们休息的时候,关夫子平日里并没有一味地把孩子们拘在房中读书。</p>
都是学一些时候,就让孩子们在外头放松一会儿。</p>
三人进了书房,李慕慕坐到书案前,便拿纸笔在上面画了两张图。</p>
一张是第一个圆形的烤盘,中间高,两边低,侧面看便像是一个矮矮的山丘。</p>
烤盘边缘有一处向外延伸出一个梯形的缺口。</p>
“这就是烤盘。”李慕慕道,“不论是什么肉啊菜啊的,都能放在上面烤。”</p>
“跟锅子一样,在底下放上碳加热,客人们可以自行将肉菜放在上面烤熟以后,沾着蘸料吃。肉和菜,有些是原汁原味的,有些是经过调味的,都可以进行选择。”</p>
“这样一来,避免了冬日里菜督客人桌上,没多会儿便凉了。”李慕慕道,“客人可以自行掌握火候和热度,能吃到热乎乎新鲜的肉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