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到环形山底部的时候,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明一暗正在不断闪烁的灯光。与合作号上乱闪一通的灯光不一样,这里的灯光闪动得很有规律,那是指令飞船降落的引航灯。</p>
没过多久,飞船终于在环形山底部的一处大型停机坪处降稳。接着,从基地处打开一条隧道口,从隧道内部驶出几辆牵引车,把飞船拖进基地的隧道里,再把大门关上。</p>
近距离观察广寒宫时,才发现广寒宫月球基地的大小,其实只有国际月球基地合作号的三分之一,但如果与合作号上的单个组合舱对比的话,广寒宫比任何一个组合舱都要大得多,而且规划得更加合理。</p>
除了大小之外,广寒宫与合作号另一个巨大区别在于,两座基地使用的主要能源不同。合作号使用的是平铺在基地四周的大量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来发电;而广寒宫使用的却是一种稀有元素——氦-3,进行可控核聚变发电。</p>
月球背面,蕴藏着大量氦-3,而广寒宫只是开采极少量的一部分,却能满足整个月球基地200年的能源供应。由此可见,把广寒宫建造在月球背面所花费的大量成本,其实是物有所值的。</p>
久违的重力感,再次出现在双脚之上。虽然月球上的重力远小于在地球上,但仍能带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充实感。</p>
四人没穿宇航服,先后从飞船上走下来时,广寒宫里的一位女领导,已经率领着十几名工作人员,在飞船旁边等待多时。</p>
这位女领导名叫文灵,44岁,大校军衔,是广寒宫里的二把手,精神干练、风韵犹存,身板挺直,一头长发夹在脑后,没有化妆的脸上写满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坚毅。她身穿广寒宫上的制式蓝色工作服,头戴制式蓝色作训帽,如果不是领章上的二杠四星,很难将她与基地内其他宇航员区分开来。</p>
“你好,文总。”徐淳胜和任鹏下了飞船之后,直接来到文灵面前,熟练地向她行了一个军礼。</p>
“还真的是你们,老徐、鹏子。我还以为来的是老高和大瓜。”文灵回了一礼,微微一笑。</p>
“怎么?我和鹏子来你就不高兴了?”</p>
“见到你们,总想着欠我的那一顿兰州拉面,你们什么时候请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