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溃兵如潮(二)(1 / 3)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 1554 字 2024-02-2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如果说中国军队从淞沪战场上撤回来那算是一场溃败的话,那么从这次南京保卫战之后那就是一场溃逃了。</p>

所谓国军的高层终于为自己在南京保卫战战略制定上的蛇鼠两端付出了代价。</p>

为什么这么说?一开始高调宣称要誓死保卫南京,堵死了若干个城门,收走了长江上的船,这就是背水一战的架势嘛!</p>

可是随着日军的进攻,那有血性的敢于抵抗的队伍损失惨重,这时作为高层指挥官那就应当调集预备队将被日军打开的缺口堵上,将丢失的阵地夺回来嘛!</p>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已是搬家搬到了重庆某人给那位负责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下了个可以撤退了的命令,而那个指挥官便下达了一个极为简单的撤退计划,然后他就坐着事先他自己留下的小汽轮过江逃跑了。</p>

指挥官一跑,下面各部哪还有心思与日军再战?</p>

本来就派系重重,国军一个派系之内的军队很多时候尚且都有着“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传统,而现在他们却是连“不动如山”都做不到了。</p>

若真能“不动如山”,那怎么也算是守了一块阵地,而现在他们非但不去救援,反而把自己的阵地也弃了,那样日军就可以通过侧翼对敢于抵抗的中国军队友进行围攻了。</p>

师长跑了,旅长跑了,团长跟着就跑了,军官抛弃了士兵,士兵也找不到军官,于是大溃逃就这样产生了。</p>

这种情况就象那领头的头羊不见了,那么那羊群可不就放了羊了吗?</p>

简单总结一下,那就是指挥者要打就断了官兵的后路。前方激战正酣有很多阵地还未曾丢失指挥官却通过自己预留的活路逃跑了。</p>

只是指挥官有后路逃跑了,那剩下的数以万计的官兵可就没有后路了,城门被堵了,眼见着强大敌人又攻进来了,那溃逃又怎么可能不产生?</p>

如果按照东北人的话讲,那可不就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在玩人吗?</p>

而这也正是下位者的悲哀。</p>

记得不知道哪本小说中某位主人公说过一句叫作“痛着痛着,也就习惯了。”</p>

可是打仗岂不也是如此,输着输着,也就习惯了。</p>

不能说自抗战开始,中国军队就没有打过胜仗,可是那胜仗却也只是局部的,既然已经输习惯了,那数以万计的官兵没有了斗志便在那南京街头形成了溃逃的洪流。</p>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几辆已是冲进南京城的日军坦克便更加剧了这种溃逃的程度。</p>

“嗵”,炮声响起,前方一处中国军队建造的街垒直接就被那发炮弹打烂,那沙包里面的土就又变成了满天的飞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