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南京城一定能够守住,那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呢!</p>
虽然说他和贺亮赶往宪兵一团的路途中,眼见着南京城备战气氛浓重,甚至在街道两旁的墙上还写着“誓死保卫南京”的大字标语,可是那又如何?</p>
商震已经不是毛头小子了,他深知说的漂亮远不如做的漂亮!</p>
如果说守南京的只是某个系的一支部队,且不说战斗力如何,那自然可以进退一致。</p>
进,大家众志成城一起死扛。</p>
退,大家一起撤退谁也别说谁!</p>
可是据商震所知,守南京的部队很多都是从淞沪战场上溃退回来的部队,并且哪个系的军队都有。</p>
就这样的部队,别说那位负责南京守卫的司令了,就是某人都做不到战令无阻,就这种仗能赢吗?</p>
而且,在回来的路上,商震可是听溃兵说了,本来在淞沪通往南京那是有两条防线的。</p>
那两防线叫啥商震也没搞清,可是也不需要搞清了,只因为当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官兵中有想阻击日军的,可那种钢筋混凝土的工事竟然上锁了而无法打开!</p>
要说军人打不开锁头,不管多大的锁头,那都是笑话,想来当时想阻击日军的部队眼见那锁着门的铁将军,那满腔的爱国热忱也凉了大半截吧!</p>
而商震当时还问了其他溃兵的,这么重要的工事怎么可能没部队看守?</p>
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本来是有部队守着了的,这不是中日双方在淞沪大战前方吃紧,然后守防线的部队就被调到前面增援去了嘛!</p>
当时商震真的无语了。</p>
调上去增援?调再多的人上去顶着日军那猛烈的火力进攻那不就是去送死吗?</p>
唉,有现成的永备工事不用,却用士兵的肉体凡胎去冲锋,商震就觉得中国方面的指挥官那脑袋里所装的一定是遗传浆糊!</p>
当然了,商震也只是想却终不会说出来。</p>
他可从来就不是一个性情偏激的人。</p>
气愤之余,他便又想,自己其实埋怨那些当官的也未必就对。</p>
象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当然可以事后诸葛亮说的头头是道在这里坐而谈兵,可要是当时指挥的若是自己,可能还不如人家呢!</p>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比如他们的命运会决定在大人物的手中。</p>
可是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优势,那就是一家吃饱全家不饿,商震也只需要考虑自己这一伙人的生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