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李云龙搞事(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王跃计划的就是让山城政府和八路军爆迫击炮和掷弹筒,用来提升基层部队的火力输出,可没想到,他的好心兵工署那边居然不领情,你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都快把国产军工产业搞破产聊败类。</p>

“谁不是呢,咱们向军政部提供的手榴弹技术他们也不想用,最后,还是军政部强压着才推行了下去,这事儿,连财政部那个胖子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把兵工署的经费转到了军政部的账上,以后都不会直接拨一分钱给兵工署了。”李云龙有些幸灾乐祸地道,陈上将这回也是对兵工署伤心了,据1941年的预算到今都没批呢。</p>

“心比高,命比纸薄,一个个地除了添乱,什么正事儿都干不了。”王跃想起在抗战前被兵工署的“砖家”砍掉的那一系列的军工产品,就连抗战中坚的“汉阳造”都差一点被他们砍掉了,若是真的能顺利转产其他武器也可以,问题是这帮家伙把原有的武器给砍掉了却是没有本事让工厂顺利的转产新武器,导致抗战爆发前国产武器的生产出现了断崖式的暴跌。</p>

其实抗战爆发时咱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武器不先进什么的,而是严重的武器装备不足,连武器都没有,你却在纠结武器是不是现金,制式是不是统一的问题,这不是脑子抽了是什么的?</p>

“军政部和财政部在推进工业建设,可他们现在能够抽调出来的工人数量却是严重不足,导致原来计划展开的一些前期项目都搁置了,只能是等着咱们的培训,为了这个,那位经由侍从室赌气下令将整个山城的所有高学生和初中生都派过来接受培训。”李云龙继续着,这几,他可是真的捞到了,师教导营招募了整整一千名初中生,半年后他就会拥有一千名储备连排军官。</p>

可别拿初中生不当干部,以目前的教育水平来看,培养一名初中生的难度绝对不低于21世纪培养一名大学生,更不要现在还是在战争状态下,还能留在校园里的初中生就更加珍贵了,妥妥的是知识分子好不好,不接受反驳的那种。</p>

“那十万套工业设备的生产已经落实了,却是在他们这里出问题了,真真的是世事难料啊,老李,老赵不在家的时候你一定要抓好培训工作的协调,不能在咱们这出问题。”王跃苦笑,自己还想着1941年能不能拉平和日本之间的工业差距,现在看来,还真的不能过于乐观,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有时候他是真的同情最高当局,这带的都是什么队伍啊,就这样的队伍最后还没把自己坑死,也算是真的有实力了。</p>

“老王,不行咱们就运回华北呗,咱们根据的几千万人口,消化十万套型设备还是可以做到的。”李云龙撇撇嘴,在山城这边的时间越长他的心理就越是复杂,一方面是佩服政府里那些一心一意想要力挽狂澜的人,另一方面则是越发的觉得山城政府没有救了,他现在恨不得立即带兵冲进山城,搞一次真正意义的大清洗,把那些牛鬼蛇神杀个干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