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知己啊(求求求追读)(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龚向军却表示没时间。</p>

江楠咬牙道:“军哥,不会让你白看的,小小红包不成敬意。”</p>

说罢直接微信转了两千元过去。</p>

对方收了钱后,这才读取了文件,但过了没几分钟,龚向军却发来了一串问号:“???”</p>

而后竟然直接打来了语音电话。</p>

江楠连忙接听问道:“怎么了军哥?”</p>

“这首歌是文抄公写的?”</p>

“对,有什么问题?”</p>

“就是写《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那个文抄公?就是那首《郑成功》剧组的主题曲?”</p>

“是的……”</p>

“没想到啊江导,你竟然认识文抄公,那你还到处让人求歌干什么?呵呵,稍等,我先看看词曲。”</p>

“好的好的,麻烦军哥了。”</p>

语音挂断后,江楠轻松了口气,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p>

那是一种习惯性的买彩票却突然中了大奖的感觉。</p>

又过了二十分钟,龚向军再次打来语音。</p>

“江导,这首歌如果真是文抄公写的,那么可以说,文抄公的确是一位实力强大的词曲作者,最少都有四星词曲人的实力,甚至是五星词曲人。”</p>

“这首歌跟《向天再借五百年》完全是两种极为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文抄公擅长的创作方向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而曲风多变则是成为强大五星作曲人的基础。”</p>

“我可以肯定的是,文抄公绝对不是曹霑的马甲,因为曹霑不会去写《三拜红尘凉》这样的歌曲,不是他不会,而是他不肯。”</p>

“因为《三拜红尘凉》的网红属性稍显浓重,词虽然不错,但作曲却相对差了一点。”</p>

“这首歌是通过不断重复的欢快旋律来强行打造记忆点,这一点很明显。”</p>

“当然不可否认这首歌整体而言是非常优秀的,或许稍微营销运作,会飞速蹿红,只是和《向天再借五百年》这样的歌曲相比的话,就禁不住时间的沉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