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大裂谷机场(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过劳动力方面,刘大炮准备就雇佣当地的埃塞俄比亚人,这儿的劳动力那么便宜,不用白不用啊,每天给个30块钱,估计他们能够乐死。

很快,就从香江来了三个机场建设专家。

他们认识刘大炮,但是刘大炮不认识他们,一个叫刘建,一个叫何建,还有一个叫张建,这名字,真是奇了怪了,都跟建有关系。

好像他们天生就是搞建设工程的一样。

考察了一番大裂谷周围的地形之后,机场的位置就初步确定在了大裂谷一个湖泊前,这儿的面积虽然不大,只有5000平方差不多,不过,修建一个小型的民用机场,是足够用了。

紧接着就是图纸设计,三人不断的探讨,设计,然后才定稿。

而刘大炮已经开始招募当地工人,开始进行大裂谷机场的基础工作了。

听说这儿要招工,马上就跑来了很多的当地人,刘大炮选择了其中的身强力壮者,和他们签下劳动用工合同,按照每天30元人民币的工价,包吃包住,雇佣他们为新机场干活。

住的地方,自然就只有在大裂谷搭建帐篷了,而吃的方面,一日三餐,餐餐有肉。

这些肉,自然就是从大裂谷里面的动物来的,这儿那么多动物,怎么着都够这些工人吃的。

不过,埃塞俄比亚人也信奉一些教派,有点不吃肉,有的挑着吃。

但工程的基础工作还是做得不错,埃塞俄比亚人终归还是跟传统的非洲黑人有本质区别,他们的劳动能力,还是值得赞赏的。

短短一个月之后,整个机场的基础工作就被这些黑人干完了。

这个时候,香江这边的专业工程队就到位了,技术活儿,当地人肯定是干不了。

不过,这些人也挺聪明的,看到这儿的发展前景,他们竟然拖家带口,跑到了大裂谷内开始定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