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七月的第一天。</p>
《伪装者》开播三天时间,第三天的收视率出来,涨到了1.7%,追平了《看不见的谍报》目前最高收视率纪录。</p>
在电视剧圈,实力就是最大的话语权,而实力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收视率。</p>
在《伪装者》没有开播之前,没有人知道这部剧会不会火。</p>
在电视行业,未播先火,一播立扑的电视剧,有很多。</p>
《伪装者》在开播前,热度确实很高,但大部分的热度都来自于和《看不见的谍报》的竞争。</p>
可以说,《伪装者》是被某顶流的粉丝骂上热搜的。</p>
热度的一半都来自于某顶流粉的谩骂,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敢保证《伪装者》开播之后,收视率会怎么样。</p>
开播三天时间,收视率从一开始的1.05%涨到了1.70%,这已经足够证明观众非常买账。</p>
而《看不见的谍报》则是从最高峰的1.70%下降到了1.59%。</p>
从收视率数据上来看,《伪装者》的收视率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超过了《看不见的谍报》。</p>
网上的舆论开始发生反转。</p>
之前《看不见的谍报》的粉丝,只要见到有人敢说《伪装者》的好话,就立马围上去骑脸输出。</p>
甚至不需要说好话,就连发言中立的路人,都被粉丝骑在头上一顿乱喷。</p>
这也导致萧伦成和《看不见的谍报》的路人缘不好。</p>
现在,《伪装者》收视率超过《看不见的谍报》。</p>
前几天,被骑脸输出的路人观众,这下子有底气了,之前被粉丝怎么喷的,现在就怎么喷回去:</p>
某家粉丝不是很嚣张吗?现在怎么说?</p>
前两天还说要冲剧王的,这才三天,就被《伪装者》压下去了。这和《无名英雄》有什么区别?炮灰而已。</p>
昨天我还被某家粉丝围着骂了一下午,这下解气了。我就是要大声的说,《伪装者》就是好看,某部顶流剧,提鞋都不配!</p>
本来冲着吴志康的戏,我是要看《看不见的谍报》的,可是一看到某个流量,我就觉得辣眼睛。</p>
更气人的是,豌豆视频竟然还搞了一个只看某流量的模式,反而没有只看吴志康的模式。什么垃圾设定!</p>
现在很多剧都会有精简模式,可以选择只看某一位明星的选项。</p>
不过,这个模式通常是给某些明星的粉丝准备的,方便粉丝二刷、三刷。</p>
吴志康确实是《看不见的谍报》真正抗收视率的演员,但却没有那么多狂热粉,所以视频平台并没有出“只看吴志康”的模式。</p>
……</p>
《伪装者》的收视率超过《看不见的谍报》之后,方舟文化的剧粉,正式开始反击。</p>
有收视率打底,剧粉自然就有底气。</p>
各大网络平台上,两部剧的争吵变得更加激烈。</p>
萧伦成的粉丝,并没有因为《看不见的谍报》收视率下降而偃旗息鼓,和吃瓜观众、乐子人对线更凶。</p>
喜欢《伪装者》的观众和前几天萧粉一样,拿出收视率数据的截图打脸。</p>
萧伦成的粉丝立马反击:</p>
得意什么?剧播到中期,收视率回落是很正常的事情。伦成的剧可没有输,反而还占优。</p>
路人观众进行反驳:</p>
收视率都超过去了,某流量的剧还占优呢?这又是个什么理论?</p>
萧伦成的粉丝,立即拿出各种证据来证明:</p>
《伪装者》最高也就1.7%的收视率,数字只不过是持平《看不见的谍报》最高收视率。而且,《伪装者》1.7%的收视率有很大水分。</p>
没错,《伪装者》播出的两个卫视是东海卫视和湘江卫视,这两个卫视的全年平均收视率,排前三,比京都卫视和江南卫视高。</p>
所以,《伪装者》的收视率,要减去卫视本身的平均收视率才是它的真实水平。</p>
这套理论,虽然有点强词夺理,但电视行业确实存在这个情况。</p>
一部剧的收视率,确实会受到电视台本身收视率的影响。</p>
萧伦成的粉丝,正是抓住了这个点,开始疯狂输出,认定《伪装者》的真实水平,远不如《看不见的谍报》。</p>
甚至还有粉丝继续嘲讽《伪装者》:</p>
《伪装者》的单台收视率到现在还没有破一,某个不要脸的东西还吹什么单台破二,笑死人了。</p>
由于东海卫视和湘江卫视黄金剧场的收视率很接近,所以《伪装者》1.7%的收视率,分到两个卫视上,一个是0.9%,一个是0.8%,两个台都没有破一。</p>
……</p>
粉丝和观众争吵的同时。</p>
各大网络平台的剧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热点。</p>
剧评人靠流量吃饭,自然是什么剧火,就点评什么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