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制作人合约(求票求追读)(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后半句话没说完,不过梁宇松是圈内人,很了解潮音文化的合同。</p>

他笑着替方醒补充:“只是,合同不尊重音乐制作。”</p>

方醒眉头一挑,看向梁宇松的时候,眼睛里有光。</p>

这是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虽然对方是一个老头。</p>

方醒不想签潮音文化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潮音文化的合同,不尊重音乐制作。</p>

只要签了潮音文化,合同期间制作的歌曲、专辑,以及所有文化类作品,全部归潮音文化所有,以后自己唱都得付钱。</p>

梁宇松接着说道:“潮音文化是运营偶像团体的,他们的高层不懂我们这些搞音乐的。</p>

“很多时候,我们最在乎的不是钱,而是公司对音乐制作的态度。”</p>

方醒和梁宇松谈话,感觉就是不一样,非常的轻松。</p>

这或许就是音乐人之间的默契,都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p>

潮音文化就不一样了,签艺人就是为了用艺人捞钱。</p>

方醒其实是一个很爽快的人,只要对胃口了,什么都好说。</p>

虽然梁宇松还没开始提合约的事情,但聊这些的意思已经很明显。</p>

方醒用纸巾擦了擦手,问道:“合同带来了吗?”</p>

梁宇松拉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问道:“你想好了吗?这份合同,算是制作人合同,分成比例和我一样。</p>

“除去制作、发行成本,制作人和歌手总共拿50%。</p>

“如果你自己唱,这50%就都是你的,如果是别的歌手唱,那就看和歌手怎么谈。”</p>

听到这个比例。</p>

方醒有点诧异,因为这个音乐制作人的分成比例,已经是娱乐圈顶级的了。</p>

事实上。</p>

在娱乐圈,大部分唱片公司都是花一笔钱,一次性买断词曲。</p>

编曲、录音、混音、母带后期,则是在唱片公司的录音棚完成,不参与分成,而是算进制作成本。</p>

只有大牌制作人,唱片公司才会以分成模式进行合作。</p>

这种情况,就像梁宇松这种,其本身就是松石唱片的招牌。</p>

歌手是否分成,则是看咖位。</p>

总之,一线以下的歌手,就不用考虑分成的事了。</p>

公司愿意给小歌手出单曲,出专辑,就不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