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昌眉头微动,深深看郡主一眼:“郡主如此信任末将,末将感激不尽。”</p>
得遇明主,是所有武将梦寐以求的事。这一刻,刘恒昌心里的遗憾也几乎到达了顶点。</p>
郡主什么都好,偏偏是女儿身。</p>
姜韶华将刘恒昌细微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未置一词。</p>
存在人心里的偏见就如一座高山。要攀过去,绝非一朝一夕。</p>
她有的是时间和毅力。</p>
如此行路一日,黑之际,众人在驿馆停下。这一处驿馆不大,后面设了十来间客房,供出公差的官府衙役歇息。</p>
今日郡主驾临,驿丞诚惶诚恐地迎了贵人。在瞥到郡主身后一张张杀气腾腾的悍然面孔时,驿丞的腿有些发软,声音发颤:“微臣恭迎郡主。”</p>
姜韶华淡淡吩咐:“让厨房熬肉汤,务必保证所有人都能喝一碗热汤。”</p>
一千饶伙食,单凭驿馆里的两个厨子肯定做不出来。熬肉汤倒是简单多了。四口大锅一同开火,半个时辰也就行了。</p>
驿丞擦擦额上汗珠,满口应下。</p>
……</p>
郦县,县衙后院。</p>
留着两撇山羊须又黑又瘦的师爷,哈着腰对悠闲自得品茗的蔡县令道:“大人,王府死了三个人,消息传到王府,郡主定然十分恼怒。大人应该亲自去王府请罪,只写一封书信,是不是太过轻忽大意了……”</p>
话没完,蔡县令就摆摆手:“一个十岁的姑娘,能懂什么。写一封信糊弄糊弄也就罢了。”</p>
蔡县令今年四十有二,举人出身。可惜朝中没有得力的靠山,在县令一职盘桓多年,早就歇了雄心壮志。整日喝酒品茶,懒惰怠政。</p>
师爷从昨劝到现在,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大人不在意郡主,难道就不怕陈长史迁怒怪罪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