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那个朋友提携,在丽湖大酒店买房,投资了股份。</p>
找李隆启牵个线,找那个放贷的朋友借点钱,应该不会拒绝吧。</p>
俞敏鼓起勇气,拨通了李隆启电话。</p>
俞敏说:“你那个放贷的朋友,叫什么名字来着?现在还有联系吗?”</p>
“有,陈开贵,怎么?”</p>
俞敏也不说原因,只说:“我想借点钱。”</p>
对于俞敏缺钱的情况,李隆启并不惊讶。因为对俞敏的情况,他从周时刚嘴里,听到过一些。</p>
但俞敏要借高利贷,李隆启惊讶了一下:“啊?!你想借高利贷啊?”</p>
“没办法,听陈伶俐说,你最近经济上也很紧,我不好意思找你借。”俞敏嘴里这么说,真实意图,还是想李隆启能借个一两万元给她。</p>
俞敏问:“高利贷利息多少?”</p>
“我问问看,你先别着急。”</p>
俞敏说:“好的,我等你电话。”</p>
李隆启是个慢性子,做事拖沓。一等等到第二天,李隆启的电话也没来。</p>
捱到晚上,俞敏实在忍不住了,就打电话问:“你帮我问了没有?”</p>
“我几次想问,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开不了口。”</p>
俞敏说:“问问嘛,你们这么好的朋友,怎么开不了口。”</p>
李隆启说:“好吧,我现在在忙,等下问。”</p>
俞敏只好耐心等待。</p>
又过了一天,李隆启的回信还是没有来,俞敏开始怀疑他不肯帮忙问。只好硬着头皮又拨手机过去问:“怎么样,帮我问了吗?”篳趣閣</p>
李隆启说:“问了,要一毛的利息。”</p>
俞敏没弄懂,一毛的利息,是个什么概念。</p>
但是俞敏知道,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四倍的规定,打起官司来,法律是不予支持的。</p>
俞敏说:“那你把他电话号码给我,我自己联系吧。”</p>
李隆启说:“光东借西凑,也不解决问题。”</p>
“先救燃眉之急。”</p>
李隆启说:“我觉得,你可以向电视台,申请社会救助。”</p>
“远水解不了近渴。”</p>
“那倒也是。”李隆启承认,“现在还差多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