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兼并太多了。
唐市不是也不叫唐市,叫沙家浜了嘛,冶塘不也不叫冶塘,叫尚湖镇了嘛,国家也是可以兼并的,她心里这样想。
她决定,晚上回家一定要好好查查百度。
补补课了。
看着她不说话了,杨总认为自己已经彻底征服了面前这只可爱的兔子。
杨总在等着兔子一步一步走进他精心设计的浪漫陷阱。
杨总对自己信心满满。
?当杨总切开牛排准备往嘴里送的时候,突然一声尖叫:啊,有血。
。
杨总拿在手里的牛排啪的一声掉在瓷盆里,刺耳尖叫和刀叉掉入盆子的声音格外清脆。
所有的目光再次集中到她和杨总的桌子上。
现在轮到杨总一脸茫然了,他的眼神不再浪漫,而是一脸愕然,瞪着一双迷茫的眼睛看着她:血,什么血?她用可怜的手指指着杨总低声的说道:你嘴上有血,牛肉有血。
就,就,就这个你叫的啊?杨总现在想哭的心都有,苦着个脸姑奶奶你能不能轻点啊,我吃不消了,你没看到现在所有的目光都看着我们呢,我现在背心都发凉。
血,真的有血。
她一脸无辜。
我知道有血,否则怎么叫六分熟啊,不就是为了营养吗?求求你,我们不说话好吗?杨总如果不是在公共场合,几乎真要给她跪下了。
你们怎么这么脏啊,也太血腥了吧,你们这里的人是不是返古了。
她面无笑容,满脸的不解。
求求你,求求你,算我求求你,我解释了,是营养。
杨总看着那些目光真的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她摇了摇头,低头猛吃面前的牛扒,嘴里还嘀咕着:这样的牛肉才香嘛!为了营养为什么不抱着活牛去啃啊。
杨总正好听到这句话,刚才的浪漫和绅士突然不见。
哈哈哈哈,……杨总再也忍不住旁若无人地大笑起来。
餐厅里这次连服务员在内全部向他们敬礼,注目礼。
?杨总吃完这顿哭笑不得的西餐,看着气呼呼走在前面的她,一脸苦笑。
在众人的注目中他们离开了餐厅。
杨总突然有种皇帝的新装那样的感觉。
出了餐厅的她说:下次再也不出来吃这遭罪的西餐了,贵得要死,我还没吃饱,不是存心糟蹋人吗?什么?你还没吃饱?不会吧,也好几个菜啊。
杨总真的要晕了。
还是馍馍,米饭填肚子,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吃的?莫名其妙。
她仍然无法释怀。
现在是杨总莫名其妙了,本来是为了讨她欢心才带她到这个高雅的地方来的,哪知道,竟然吃了她一肚子气,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杨总超级郁闷。
无论如何,钱也花了,总不能现在和她发火,杨总陪着笑脸说:那我们再去找家咖啡厅吃点套餐好吗?这还差不多。
她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不妥,毕竟人家是客户,好心好意请她吃饭,虽然,她说她请,但她这一闹,反而让杨总买了单。
她真诚地和杨总说:杨总,对不起啊,我真的没有吃过西餐,说真话,我真心不喜欢这样的吃法。
吃了多少钱,我给你。
说什么呢,这点小钱我们还算啊,笑死人了。
杨总很大气。
两个人在一间很有情调的咖啡馆坐了下来,服务员给他们送来两杯柠檬水,问道:先生,吃饭还是喝茶。
杨总头也没抬:把单子拿来,我要点单。
服务员送来单子时,也开始介绍本店特色,刚说到我们有牛肉饭时,杨总神经质的跳了起来:打住,我自己会点。
杨总看来今天对他的刺激和伤害蛮大的。
把个服务员吓得不再敢说话。
最后在她狼吞虎咽的把一份排骨饭吃掉以后对着服务台喊道:结账了。
好在服务员机灵,听懂了,拿来单子:四十八元。
什么?这点饭,我两口就没了,排骨才几块,你们黑店啊。
她的声音很大,杨总再次瞪着眼睛看着她,满脸的不理解。
对不起,小姐,我们规定就是这样。
服务员礼貌地说道。
一顿饭一肚子气,两顿饭两肚子气。
二合一,一大肚子气。
其实从上面她的表现我们看到,她是个节约的女孩,虽然未见大世面。
以前接待客户都是单位签单,那是老板吩咐的,只管签。
她也就没有认真注意消费到底是多高,真正要自己掏钱,她一下明白了,这样的消费让她心疼。
我也明白,为什么她请小姐妹吃饭会说出那句话:五十元,可以买四十多斤高粱米了。
一个本真,单纯的女孩子。
原本她就不坏。
?胡海的夏天温度一点不比南京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到夏天如同在洗桑拿。
平时房间一匹半的空调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但在最热的天即使空调开着身上也有黏黏的感觉。
闷热。
今天就很热,很热,非常的热,热得快要让人发疯。
杨总现在就很热,非常的热,杨总现在是心热,天热,虽然这么热,似乎杨总一点也不烦躁,对这样的热还有种莫名的期待。
她好不容易跟老板说明了情况,在得知是陪客户游览常熟美景,她才拿到了出行许可。
杨总的车子空调开得很猛,车里车外两个世界,他绅士般的低腰伸手为她打开车门,她有点受宠若惊,在她上车的那个瞬间,杨总无意似的在她浑圆的屁股上推了一把。
然后关上了车门。
被骄阳烤得浑身发软的柏油路也不堪忍受这样的折磨,车轮过后一会歪向这边一会又挪向另一边。
路的前方还有像雾像蒸汽一样的东西在升腾,专家说那是散热。
杨总的车里不热,但杨总的额头上在冒汗,杨总也在散热?革命圣地:沙家浜。
当然叫革命圣地只能说是胡海人心里最美好的梦,学校的孩子都知道,那是红色教育基地。
一部红色经典京剧《沙家浜》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四大样板戏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蜚声世界,因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无数次带着外宾欣赏过这部支持发展创造出来的的京剧。
这让很多外地人忽略了胡海的存在,只记住了沙家浜。
郁闷的我们只能费尽心机的去解释真正的胡海文化有多厚重,有多悠久,有多辉煌,名人如何如何多,不仅仅是个沙家浜,但说了半天,人家还是一脸茫然,那时真想给自己两个耳光:累不累啊,你说的人家能懂吗?自讨没趣。
从那以后,别人再问起我,我会非常自豪地说:我家在沙家浜。
于是我得到满是羡慕的笑脸。
肤浅原来比深厚更有市场。
以前我一直想,为什么我写的那么华美的文字没人欣赏。
原来是不适合大众,太晦涩了,而自己却常常陶醉其间。
红色代表火热,在一个火热的天来到一个红色地方,那是更加的火热,因为杨总也有一颗火热的心。
?沙家浜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有任何的改变,改变的就是多了一部车,一对男女。
红色基地没有因为他的红色在这样炎热的夏天带来火热的人潮,富足的生活已经让怕苦的人们不愿意跨出舒服的空调房。
烈士的付出和牺牲,艰苦条件下的坚持和无私就是为了一个更美好的理想:让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的日子。
所以,躲在空调房的人们理所当然,毫无愧疚地在享受着烈士,英雄们给他们的胜利果实而面无愧色。
历史陈列馆素材不能不说不丰富,不论陈列的东西真假与否,那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有必要给予尊重和崇敬。
哪怕有一点的亵渎最少也是对先烈的不敬。
杨总现在好像有点不敬,那些先烈让人们热血沸腾的战斗情景介绍,丝毫没有引起杨总的兴趣。
但他也看,看什么呢?她的细腰,她的臀部,她傲人的胸部。
杨总几乎进入遐想和梦游的状态,或许还在描绘着最香艳的画面。
她终于走到了展览的尽头,回过头才发现杨总不在身边,她一边喊着杨总一边找了过去,原来杨总正站在一幅油画前认真地在看着。
男人不会表扬吸引不到女人是真的吗?我要研究一下。
走出陈列馆,偌大的广场空无一人,连导游和讲解员都躲在空调间里。
他们今天享受了国家领导人的待遇,整个景区为他们两个开放。
在经过一个卖阿庆嫂穿的那个碎花扣襟上衣的小店时,她站在衣服前,杨总立马走上前来:喜欢吗?,呵呵,倒蛮好看的。
她摸着衣服说道。
杨总急寻店主,却发现一个高大的冰箱后面一个大胖子在档位开得最大的电风扇下打着呼噜。
喂!东西卖不卖啊。
杨总的声音实在太大,把个大胖子吓得从躺椅上站了起来,摇了摇肥大的头,那感觉和日本的相扑有得一拼。
你要吓死人啊,你就不能轻点叫啊。
大胖子很不满,他们两个在胖子的眼里好像不是上帝,还有点讨厌。
我不那样叫,你能醒吗?老杨不服气地回道。
我死了吗?我死了吗?只有死人才喊不醒呢。
胖子有点火。
好在一旁的她打了圆场。
在买了一件衣服一把伞之后离开了小店,他们才走出几步后面传来了:他妈的,什么玩意。
她笑了笑,拉着杨总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