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烘灶是以竹为框架,用黄泥封固,里面安插着几根竹,每两根并行的竹子上放着一层平排、间有空隙的竹片。烘灶内一共放了三层的竹片,形成一个有三层烘烤架的烘灶。整个烘灶架在李实用石块垒起来的简易灶土上。
骆华在烘架上放满李子,再罩上一层厚布,直接在灶底下点上柴火,用大火开始烘烤。
过了一个时辰,他再揭开厚布,拿筷子把里头上下两层的李子倒了下位置,再接着烘。
如此这般烘上俩回,这烘灶里的李子就有八九成干了。
色泽乌黑发亮,外表微粘。骆华捻起一个尝了尝,酸甜可口。
成了。
拿来一个小陶罐把这些李子干——哦不,现在应该叫乌梅——装起来,骆华心情愉悦极了。
“就这样?”这么简单?啥都不加能好吃吗?
“嗯。先做这么一小罐,明儿去县城的时候看看能卖多少钱。”骆华自信满满,压根不担心卖不出去。
李实不予置评。这乌漆嘛黑还黏腻的玩意儿,怎么会有人会喜欢呢。
“要是卖得好,”骆华斜睨他一眼,“回来你就上山把那几棵李子全摘回来。”顿了顿,“要是能再多找一点,就更好。”
李实:……合着还算计他当苦力。
骆华才不管他想什么,把陶罐收好就去做晚饭了。
然后当晚,骆华又闹幺蛾子了。
原本以为终于能睡个好觉的李实无语极了:“你又想干什么?”
骆华抱着刚收下来的被子枕头,讨好般笑道:“李大哥,反正东厢挺宽敞的,要不,咱一块儿睡东厢吧?”
“不行!”李实坚决反对。
骆华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解释:“我的意思是,我的床铺搬到东厢,咱各睡各的。”
李实一顿。
骆华见他似有松动,抱着东西绕过他就往东厢跑:“那床板就麻烦你啦!我先把东西放进去。”
李实:……
这哪里是找个帮忙做饭的人,这分明是给自己找了个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