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朝廷怎么辨别,乾虹青的身份暴露了,迎接她的是几大名捕的四处搜查,那几个名捕也真有几分本事,单对单虽然都非乾虹青的对手,可只要两人联手,乾虹青就只有逃之夭夭的份了。
这样东躲西藏了一段时间,那几个捕快仍旧紧追着不放,估摸着乾虹青长的真要和画像上那么瘆人,那几位捕快也不会像打了鸡血似的紧追不舍了。乾虹青无法,索性扮作尼姑,这样一来,那几大捕快果真没有再追来,后来乾虹青才听说,并不是自己改扮的多么天衣无缝,而是因为新上任的捕头何旗扬把那几位死缠烂打的捕快招了回去。
乾虹青却不知道这茬,躲在这家小镇旁边的慈云庵里过起了女居士的生活,每天念念经,悟悟禅,闲暇之余再想想凌空,这样的生活,简单而纯净,乾虹青几乎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江湖。
她虽然想念凌空,却不想丢掉如今平静的生活,因此,她只是很单纯的想念,想念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但是,从来都没有动过出去寻找凌空的心思。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乾虹青痴痴的看了一会儿明月,这才迈着碎步朝禅房走去,就在此时,她听到了一阵脚步声,脚步声很沉,有些凌乱。乾虹青皱了皱眉头,这个人分明受了伤。
慈云庵附近小镇上只是些淳朴的人们,并没有江湖人,也有说书的讲一些江湖中的趣闻,众人只是当做谈资,真正对那一片江湖向往的,恐怕只有那些伸长脖子竖起耳朵仔细倾听说书先生所说故事的小孩子了。
小镇上当然也会发生一些口角,但不会有人真个伤人,因此,乾虹青可以判定现在进来的不是小镇上的人,而是一个外来的江湖人。
乾虹青对于这声音并没有理会,依旧不紧不慢的走自己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来自己这小小的慈云庵也并非什么世外桃源。不过那人已经来了,乾虹青也就坦然面对。
走进禅房,乾虹青取出火折子,点亮一支红烛,烛光中她的容貌千变万化。
取过身边的《金刚经》,乾虹青就着微弱的烛光静静阅读起来,她的样子,就是一个苦修多年的比丘尼,淡定从容,万事万物,不扰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