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县长秘书(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他对你不错。”

“他有恩于我,更加确切地说,是我的首任老公因为他和我离婚,那之前,我们还没上过床呢,离婚之后,我让他整天往我这儿钻,我也喜欢他,这人不错。”

一个可以说说的故事,你可以说,女人千篇一律,可是女人家的故事,家家不同,个个迥异。

象雨后春笋般的培训班,早就在这个小县城里遍地开花了,安珊五年前毕业后,跟着人家屁股后头办了一个,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不因为你是艺术院校出来的,就格外青睐你,一开始,安珊的培训班也是步步维艰,没多少生源,第一年亏空厉害,一半成本都没收回。

安珊禁不住直流眼泪,读艺术读不成,办个艺术培训班,也是恨铁不成钢,失败感受老重了。

正在她走投无路时,还是她一个在县府办工作的老同学帮了她一把。

这同学姓蒋,大名一个范,是本县一位副县长的秘书,这位副县长分管文化卫生工作,当秘书的,信息也灵通,他为安珊提供了一个信息,文化局下属机构要改制,准备与当地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合作,拓展一下文化馆的功能,分流一些闲杂人员,县财政予以一定的补助,引导基层文化馆走向市场化,牌子可以打国字号,必须交纳一定的租金,安排一定的工作人员。

“你的培训机构要办得好,就得跟人家走不同的路,”老同学强烈建议:“拿块牌子,交些指导费,安排几个老文化员,牌子一上,资质呀,实力呀,权威性呀,都跟着上去了。现在的家长就瞎信,有个说得出的理由,竖得起来的理念,强大的后背支撑,吸引力就强多了,说不定,一下子你就能翻身。”

安珊一听,也高兴,第二天就去找文化局,结果人家告诉她,你的企业太小了,又不是集体纯属个人,怕你没有一定的带动力,反过来还为文化局添麻烦。

“我有的,我有的,租金我一定交,人员你们要安排多少,就安排多少。”

安珊求胜心切,对那位馆长忙不迭地承诺。

“那你先报个名吧,想做这业务的机构,实在太多了,前几天就已经报上来十几个了,你有实力,也得排队啊,届时我们考虑竞标来,先定一家试点。”

一听说有那么多家企业参与竞争,安珊心里一下子泄了气,十几家呀,不外是县里县外的艺术龙头机构,大多办得早,家大业大,实力比它这个刚出来的小机构,强不止一百倍,她这小鸡蛋,能跟人家大石头碰?

“放心,我来安排。”

同学就是好,蒋范说到做到,别看小秘书一个,刚好是他这条工作线,他还真能插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