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宣室夜谈(2 / 3)

六朝燕歌行 紫狂,弄玉 3569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管真假,定陶王都必须继承帝位。

就算他是假的,也必须是真的。

霍子孟定定看着他,“阳武侯——过得可好?”

程宗扬知道他想问什么,笑道:“好得很呢。他老人家练的童子功,极有养生之效。”

霍子孟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是刘询已经有子嗣在世,他在汉国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自家儿孙铺路。

可以想像,一支已经消失数十年的宗室突然浮出水面,并且一跃成为帝位的最有力争夺者,将会给汉国朝局带来什么样的震荡。

刘询既然无后,这些担忧就都不存在了。

阳武侯插手定储之事,显而易见是对吕氏的报复,除此之外,并没有表露出多少对汉国的恨意。

相反,阳武侯选择了赵后和定陶王,而非刘建,在霍子孟看来,倒是很有些顾全大局的意味。

毕竟摊开了说,阳武侯除了对吕氏恨之入骨,对于窃居帝位的刘骜父子,也不会有什么好感。

他选择赵氏收养定陶王继嗣的方式,而不是另起灶炉,等若承认了刘骜父子的帝位正统,这样的让步,也算是极有诚意了。

霍子孟看着手里的茶盏,“真要是的话,老夫倒不介意。哈哈哈哈……开个玩笑,不要想多了。”

“……我能不想多吗?你们对帝室的品德要求真不高啊。”

霍子孟冷哼一声,“不长眼的都死了。”

也对。

刘骜父子的血统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不过自己怎么总觉得他这话里别有用心呢?

程宗扬一边转着脑筋,一边道:“我要对圣上的安危负责,走是不可能的。反正我有常侍郎的身份,住在宫里也不算违例。”

霍子孟勉为其难地点点头,“也罢。圣上安危要紧。嗯,听说你老家是在盘江?”

“行啊,霍大将军,我的底细你摸得够清的。”

“知己知彼嘛。”霍子孟态度愈发和蔼,笑呵呵道:“听说你很有钱?”

“有点吧。”

“借点吧。”

殿内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程宗扬沉默了足有一盏茶工夫,然后深深吸了口气,“霍大将军,你还缺钱?”

“太后让我重任大司马大将军,掌管尚书台。”霍子孟道:“我推辞了。”

他竖起手掌,“五次。”

“按规矩不是三辞三让吗?大将军还多两次?”程宗扬道:“态度也太诚恳了吧。万一弄假成真,可就玩脱了。”

霍子孟像是没听出他的揶揄,叹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帝欲建宫室,少府的钱都花光了,连大司农的府库也暗中挪用了不少。这个亏空可是不小。”

“连大将军都说不小了,难道我一个小小的商人,还能把国库的亏空都给补上?你可太看得起我了。”

“倒不光是钱的事。去年以来,四境大旱,各地粮食欠收。以往朝廷早就应该设法调粮度荒,赈济灾民,可惜先帝犬马倥偬,事情就耽误下来了。”

霍子孟这话讽刺意味十足,毫不掩饰对刘骜的不满。

但还是那句话,死人是不会恼怒的。

“等老夫让人一打听,好嘛,合着晋、宋、昭南、晴州的余粮,差不多都被一家程氏商会给买了。哎,你到底屯了多少粮?”

“勉强够自家人吃吧。”程宗扬道:“大将军要想买粮食,只要价钱合适,大家好商量。”

“朝廷无钱,为之奈何?”

这是打算白要?

程宗扬笑了起来,“大将军,咱们可是一开始就说好了直说的,结果你绕了这么大一圈子,原来是看中我手里那点粮食了。”

“民以食为天。要不能设法筹到粮食,我这个大司马大将军也做不久。”

“所以你才推让五次?”

“推辞不就总比被人赶下台好些。”霍子孟道:“运气不好,说不定还会被人当成替罪羊呢。”

程宗扬想了一会儿,“我可以借你一批粮食。但你能给我什么条件呢?”

“算缗令……”霍子孟看着他的脸色,毅然道:“这个肯定不算!算缗令乃是先帝乱命,早就该废了。”

“还有呢?”

霍子孟试探道:“西邸的钱退给你?”

程宗扬都气笑了,“要粮没有,要命一条,告辞!”

“哎!这不是商量嘛。”

程宗扬一言不发,起身就走。

“定陶王可是你极力保驾的,如今刚刚登基,汉国岂能再经得起动荡?”

程宗扬脚步缓了下来。

“即便阳武侯,也不会忍心看着故国百姓尽成饿殍吧?”

“粮食,可以借。”程宗扬道:“条件,我会让人专门来跟大将军商量。霍大将军放心,程某做生意,讲的就是公平二字,绝不会让你吃亏。”说着抬手一揖,大步离开。

秦桧随行移灵,班超已经守在门外,他上前一步,低声道:“大将军与主公星夜商谈,在意的绝非那些粮食。”

程宗扬也有这种感觉,霍子孟要买粮食,什么时候说不行?

用得着这么急着入宫吗?

但自己道行太浅,揣摩不透老狐狸的心思。

“那是什么?”

“殇侯。”班超道:“大将军是在试探。”

程宗扬明白过来。

他心知肚明,朱老头对洛都之乱只是冷眼旁观,并没有插手。

但在霍子孟看来,阳武侯既然出手,肯定有所图谋,只是不知道他胃口到底有多大,所以连觉都顾不上睡,把那些诸侯打发出城,便前来试探。

“霍子孟这老家伙对国事这么上心,真看不出来,还是个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