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有人问我,阿里布达的最后结局,会不会是一个悲剧,我都是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这么回答不是故弄玄虚,是希望为读者保留一份最后的乐趣,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走向,中间阅读的时候,还能享受那种情绪被牵动的感觉吗?为了情节发展而开心、担心、伤心,这是阅读小说的最大乐趣,我希望能把这份乐趣保留给读者,所以十几年来始终不松口,不然,如果一开始就承诺大家,结尾必是快乐大结局,阅读的快乐还会深刻吗?
我始终相信那个道理:没有了酸味的甜,就是没法那么甜。没有遭遇逆境的一帆风顺,得来的甜美,总是那么空洞,这是我的创作理念,只是在一片虐主虐主的抗议中,我也很纳闷,到底是哪来的一堆草莓族,稍微有点挫折就鬼吼鬼叫?这样的性情,在社会上怎么生存下去?
“李华梅在黑龙会,没有被任何人上”的设定,是十多年前写第三集时就已经定下的,写出来以后,还一堆人吵着说不合理,这真是奇怪了,女人被抓了说是虐主,结果女人被抓了却没给别人干,又大叫不合理,与其说是众口难调,倒不如说……他妈的这群烂草莓到底想怎么样啊?
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东西,如果能把书多看两次,就会找到答案,大叔是个复杂、矛盾而且失败的人,他知道自己这么作不会有好结果,就算想干的事情全部干成,也不会得到复仇的快感,得到的只有空虚,但他不能不这么干,如果他放弃的话,他做过的一切、害过的人,就通通变成一场大笑话,所以他必须得干,还一定要干到最后。
但即使他知道这些,他还是会一再自我嘲弄、自我否定,所以在萨拉城中的埋伏战,他看似嘲笑主角,实际上却是替主角解释,最终促成主角与诸女的大和解,而他这么干完之后,就是拼命自嘲“这么作只是为了将来好把他们推入更痛苦、更绝望的深渊”,这是他用来自我交代的理由,或者说……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