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雅筝分酒啊。刚才那个跳跳小鹿哪去了?”有人不太满意。
“她有任务不知道别瞎说。”旁边马上有人制止
发牢骚看似小事,在中国的官场上可是有讲究的,比主办人地位高的人发牢骚那才叫“发牢骚”;如果地位低的人,很多看似“发牢骚”,实则是拍马屁。
例如说什么“领导我对你可有意见啊!”
猛一听,“悠嗬,对领导有意见?胆子不小啊?听听吧!”
“您这工作也太认真了!周末也不回家,无偿加班!我们可不满意啊!把您累病了,公司还得掏钱买药。是不是?”
“就是嘛!不能老这么无私的工作啊!累坏了身体是自己的,国家的损失谁来负?”其他下属赶快附和。
好像是在发牢骚,实际上是在拍马屁。说的没有一句是真心话。说话的人心里没准恨不得他赶快死,早点腾出位置来。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意见”“不满意”,实则把上司想让人知道,又无法说出口的话帮着说出来了。是赤裸裸的拍马屁。
“今天不是雅筝……跳跳小鹿快来为大人们斟酒。”当有人表示不满意雅筝斟酒的时候,老板恰到好处的、及时的搬出了跳跳小鹿。
干这事没问题。跳跳小鹿拿着一个分酒器,为所有的人斟酒。她的后面还跟着一个托酒瓶的服务员。
分酒器是这样发明的,一个做教学用,或实验室用的玻璃器皿,烧杯量瓶的厂家因为质量不好,价格又高,订货不足几乎倒闭。
这本是遵循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但是这个厂养着几百名工人呢,所以不能倒。
于是有职工建议说,“不如我们把我们的产品改个名字,叫做“分酒器””还是原来的样子,还是原来的东西。
但是名字改了,人们按照名字想他的作用,用途也随之变了。
变成在宴席上分酒。
这时候正是中国大兴吃喝的时候,人们每天都要参加很多酒宴。
经常为倒酒够不够,公平不公平发生争执。
分酒器还真有用。
而且干这事产品的规格可以降低,质量也不必那么好,那么美观,价格还可以高一些,保持在市场可以接受的水平。
这个产品一出,立刻得到了市场的热捧。救活了一批企业
“总督马上就要到了。”外面有人通知说,“无轮车队已经出发了。”
“好。已经定好迎接的人都到15号入口去迎接,其他人继续在这里喝酒,这是预喝,大家悠着点。等到总督大人到了以后,在原地欢迎。”
公社主席说,接着他有皱了皱眉头,“人太少。”
他说,“实验园的三教九流都应该有代表来参加。”
马上有人张罗,“通知第二批参加人员,那些有地位的人也来参加。”
********************
这时,外面的徐老师发现了这个地方,他想混进去,被红头保安拦住了,“你的邀请?”
徐老师自然没有邀请函。
还在想办法的时候忽然感到手机震动了一下,便躲到了一旁看了一下。
原来是学校发出了通知,让他到实验园音乐厅餐厅出席一个重要的会议,用地图一扫,竟然正是这个地方。
“独山先生到”,“婉卓女士到。”红头门卫还在唱名
徐老师重新回到那个富丽堂皇的大门口,当着红头门卫的面用手机扫了一下大门的扫描机。
果然通过了。
红头门卫好生扫兴。
这样一来好像他被人奚落惯了。
好在他能人,没有说出什么不恭的话,这种人一旦得势将会非常疯狂
“这位是咱们国家的政治新秀,前途无量。”
“这位是科技精英……”
“这位是财界大腕……”
里面的人还在相互吹捧着。
餐厅里面灯火辉煌,徐老师发现静斋也在,两个人都在寻找小陆老师。
两个人一个又变出一束鲜花,一个带着歌谱,现在就看谁先发现了。
雾里寻她千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