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谓是相当精雕细刻,十分认真。
那之后进入后期剪辑制作环节,正好该需要特效了,本来钱欣欣都要放弃用内地的特效公司,打算重金去找好菜坞的特效来给修饰这个片子了。
小拉特那边却怎么也不同意,说是好菜坞这边的特效公司店大欺客,有了《独L日》那种大制作的客户在,没有个几百万鹰酱币的合同人家都不签。
周衡说他那边特效公司都组建完成了,邀请钱总莅临,谈一下合作。瞌睡有人送枕头,钱欣欣立刻答应了,就约在次日,带上了小拉特、郭敬宇和京影的人一起。
去之前,钱欣欣还很认真盘了一下自己账面上需要花的余款。原本只剩下六千万,其中一千万给高明堵窟窿凑整买了深科技的股票,另外的一千万留给那个危楼拆改后当设计费的。目前能动用的就四千万了。
她幻想着做特效这种可多可少的,当然是可以谈。花不掉几百万,那就都给到京影,让他们把第二部也拍出来。免得将来第一部上映后扑街了,参与的那些演员都不敢接着拍第二部了。
此时钱欣欣还不知道,当初京影和这些演员签片约的时候就都是按照两部来谈的,毕竟大家时间很宝贵,过来内地一趟,去那么多地点拍摄赶场,当然要去一次就把素材都拍出来,原片直接向着五到八个个小时干的,将来剪辑一下就能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
剧本剧情也是按照两部紧密衔接来创作的。小拉特力推这样的模式,他能来内地一趟也不会久留,大家都是不容易的,再苦再累两个月加班加点,把两部影片都拍好,才是真一劳永逸。
京影也觉得五千万这么大的投资,拍两部妥妥够的,否则还真不知道怎么花掉这些经费。而且两部连拍,演员的片酬也好谈,整个拍摄流程更顺畅,更容易组织。
钱欣欣光看着剧组两个月来花钱如流水就很满意,一直等着剧组来找她提加钱的事情,没想到真的开始剪辑了,要做特效了,京影居然说他们还给特效留了五百万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