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兵临三江城(3 / 3)

穆桂英征南 zzsss1 2775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这无疑使她的境况愈发窘迫。

另一方面,从京城传来的消息,更让她现在的处境雪上加霜。

陇右西夏国在大宋边境蠢蠢欲动,形势吃紧,为了应对两线作战,宋仁宗不得不将原本拨付给征南大军的粮草,要抽出一半供给西北军。

穆桂英不得不重新调整战术,意欲速战速决,不然十万大军都将在南唐被拖垮。

更令她担忧的是,她最大的劲敌,南唐的头号厉害人物洪飞还躲在暗处,迟迟没有露面。

而寿州兵将,尚有十万之众。

南唐没有经过最后的殊死较量,怎么会相约和谈呢?

想到这里,她不由地轻轻叹息一声。

就在这时,帐外有人说话:“穆元帅,何事叹息?”

穆桂英连忙迎到门口,立刻喜笑颜开地说:“萧姐姐,怎么过来也不让人通报一声,我好去迎你。”

那名被穆桂英称为姐姐的人也笑着反问:“穆妹妹,咱俩姐妹,还用得着这般客套吗?”

穆桂英连连称是,把那人连忙让进帐内。

这名妇人看上去三十岁左右,肤色黝黑,头戴紫金盔,两条雪白的貂裘毛顺着两颊一直垂到胸口。

身穿七星蟠龙甲,系百兽奔走裙,手上镔铁护腕,腿上虎头护膝,外罩一条大红斗篷,足下蹬漆黑珵亮的牛皮靴。

此人正是呼家将元帅,大辽国公主萧赛红。

别看她长得年轻,其实比穆桂英还要大上两岁,是一个已经育有两个儿子的妇女。

这次呼家奉旨出朝,主要是为了擒拿叛贼狄龙狄虎,为穆桂英报仇。

当年呼家在山西守孝,由于孝期未满,所以才在校场比武,选拔人才,最后确定由穆桂英挂帅。

如今,呼家孝期已满,奉旨捉拿犯上作乱的狄氏兄弟。

呼家将带兵开往狄氏兄弟藏匿的鄯善国。

几经苦战,终于把狄氏兄弟擒获,押入东京汴梁听候发落。

萧赛红听说南唐苦战,又上疏恳请万岁,派呼家军赶往南唐助阵。

皇上当然应允,她就带着自己的子侄忠孝王呼延庆、仁义王呼延明和镇殿王呼延平,马不停蹄赶来南唐,正巧遇上穆桂英攻打寿州。

呼杨合兵,实力大增。一路攻城拔寨,兵临三江城下。

萧赛红虽是辽人,但和穆桂英情同手足,两人常以姐妹相称。

见穆桂英愁容满面,问道:“穆妹妹愁眉不展,不知所为何事?能否告知姊姊,一同分忧?”

穆桂英把魏登相约三江城和谈的事对她讲了一遍。

萧赛红边听边摇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此事不可不防。”

穆桂英点头说:“只是城里已向我下了拜帖,不去岂不有失我大宋的威严?况如今,军中粮草吃紧,如能谈成休兵的好事,化干戈为玉帛,岂不美哉?”

萧赛红驳道:“你身为三军统帅,十余万将士的性命系于你一身,岂能蹈险?如有闪失,那可是关系江山社稷的大事。不如派个机要大将去和谈。”

穆桂英说:“我身为统帅,如贪生怕死,畏缩不进,岂不被南唐耻笑?况拜帖上,指名道姓要我赴宴,如只派大将去赴约,一来有失礼节,二来又怕误了军机大事。早在二虎城下,本帅已和魏登交过手,他根本非我敌手,谅他也翻不了天。”

萧赛红沉默了许久,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翌日清晨,夜里的狂风暴雨早已停了下来,只是天色仍是阴沉,像是有一场更大的风暴在暗地里酝酿着。

呼家元帅萧赛红率领呼杨两家上将,齐集在江边,如众星捧月,拥着老太君、八贤王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穆桂英送行。

穆桂英站在船头,头不顶盔,身不戴甲,上下穿一身绿色软缎绣花戎装,脚踩黄色香油牛皮战靴,身后披一件迎风靠氅,肋下佩一柄宝剑,精神抖擞,英姿焕发,真乃倾城最在着绒衣,好一个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老太君拄着龙头金杖,由杨金花搀扶着,来到穆桂英面前:“三江之宴,定是内藏玄机,你孤身前往,老身实在放心不下。不如让这五位将军陪你一同前往吧。”

自从穆桂英两次在太君面前被人剥光衣服凌辱,见到祖母,她心里是又羞又愧,自觉无颜面对佘太君。

这时见到太君对她如此关切,心头不由一热。

她抬起头,见是杨文举、高振生、呼延平、呼延庆和王豹五位将军。

便答应了携他们一同赴宴。

老太君不禁老泪纵横:“桂英啊,如今我杨家人才凋零,这几年也多亏了你撑起了这个家。这本应是男儿的事,如今却让你这个妇道人家涉足险境,我杨家欠你的实在太多了!”

穆桂英也感动万分:“太君切莫这么说。保家卫国,本是桂英份内之事。为了杨家,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孙媳也是万死莫辞。”

萧赛红也走到近前,说:“桂英,此去凶吉未卜,自当保重。”

穆桂英胸有成竹地笑道:“有道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况现在又有五位将军随我同行,更是如虎添翼,到时我见机行事,料也无妨。天门阵一百零八阵,环环相扣,我尚且能如履平地,谅他三江城,能比天门阵更加凶险么?”

萧赛红见她如此自信,便也放下心来。

穆桂英又对萧赛红嘱咐道:“不防一万,以防万一。此去本帅若有什么闪失,军中大权,皆由姐姐你调度。我若去后三天还无音信,你可率大军,扣破三江城门。”

萧赛红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