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影片有一两次在海外市场热卖,那么还能满足一下韩国人的虚荣心。
如此一来,韩国分公司的名头就算是打响了,而接下来就是往电视和唱片领域发展。
康剑飞想要做的,就是到2000年的时候,至少控制韩国三分之一的娱乐市场。
以韩国人那所谓“爱国”的尿性,定然是要抵制这样的外资公司的,所以这间公司一定要在某种程度的本土化。
首先就是让李艺勋这个韩籍华人当公司代表,然后再请韩国教父级导演林权泽担任公司艺术总监,再拍几部让韩国人民自豪的电影,发生灾难时再高调地捐捐款,这足以让韩国的普通民众接纳。
当然,搞定了民众还得搞定官府,等公司发展壮大以后,再卖点股权给韩国本土的大家族,上下勾结在一起根本没人敢动。
如果按照康剑飞的剧本演下去,到2000年以后,他就是韩国娱乐圈真正的掌控者。
听到李艺勋提出的要求和给予的条件,林权泽真的是犹豫不定,答应李艺勋的条件,就意味着他必须要离开现在的公司,转而加入东方娱乐(韩国)集团公司。
林权泽如今在韩国电影界的地位,就如同90年代张老谋在中国大陆的地位,这位先生几个月前刚刚去欧洲跑了一趟,把女主角姜受延送上了威尼斯影后的宝座。
要知道现在就连香港女演员都还没当过威尼斯影后,林权泽的这一壮举使他在韩国电影圈的名声如日中天。
可惜,国际影后姜受延虽然回韩国后受到极大关注,但那部获奖电影《种女》却无人问津,上映之后只有4万多人的观影人次。
“我不会创作香港电影那种商业影片,我拍的都是带着自己思想的东西,你们能够保证不干扰我的创作思路吗?”林权泽问道。
“当然可以,我们不但不干扰你的电影创作,而且会尽可能地给予你资金上的支持。”李艺勋微笑着说道。
林权泽就是那千金买来的马骨,投资他的电影好处很多,得了国际大奖会换来公司的名声,得不了奖也能靠他吸引韩国电影圈里的其他人才。
而且,林权泽有着自己习惯的电影创作团队,他只要答应过来,那么只要花点小钱公司就能拥有一大票的韩国本土电影创作人才。
李艺勋还在那里展示着自己的口才:“林先生,康剑飞先生之所以选择来韩国投资电影,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韩国电影崛起的希望。政治领域对电影管制的放宽,必然会使得未来几年韩国电影繁荣起来,我们东方娱乐集团也会出资扶持韩国的一批年轻导演,为韩国电影的崛起贡献力量……”
李艺勋的场面话纯属扯淡,东方娱乐(韩国)集团公司确实会扶持韩国新电影运动的导演,但那也是有选择性有资金上限的扶持。
最最主要的,还是往韩国发行港片,以及派几个香港的电影实力创作人员过来,向韩国导演指导先进的商业影片创作经验,接着要做的就是数钞票赚韩国人的钱。
康剑飞未来几年在韩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韩国人也不是美国人,而是东欧人。
韩国片商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大量购入东欧影片,来抵御好莱坞和港片的冲击——那玩意儿的票价实在太便宜了。
韩国有什么好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