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之太极张三丰》已经完全不同于旧式武侠片,从整部影片的风格来看,动作镜头流畅而飘逸,将功夫的写实与浪漫完美融合。
布景、道具也不再是旧式武侠片那般千篇一律,惠英红的怀抱琵琶与手持双刀的形象堪称经典,就连反派女角色杨菁菁也令人印象深刻。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本片的男主角李连杰,对于一个只拍过两部电影的新人来说,李连杰的演技是有待商榷的,不过其扎实的功夫底子,却弥补了他演技的不足。
而李连杰到现在一共只拍了两部电影,第一部《少林寺》的香港票房1600多万,第二部《武当之太极张三丰》更是票房破2000万。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康剑飞先生是在将李连杰作为东方梦工厂的头号打星来培养,说不定李连杰未来可以跟成龙一较长短……”
看着《电影双周刊》上充满誉美之词的影评,康剑飞实在是哭笑不得。
就在康剑飞扔掉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请柬后一周,陈伯森估计是怕康剑飞不来参加颁奖礼,居然打电话给唐书璇帮着说好话。
康剑飞当初在美国卖《皇家师姐》,就是靠唐书璇牵线才与江志强合作的,算是欠了她一个人情。
唐书璇的电话一打来,康剑飞只能无可奈何地答应去参加金像奖颁奖礼。
《明报周刊》上的一篇影评却有些意思,亦舒一直是康剑飞的影迷,在看了《武当之太极张三丰》后,提笔写道:“在我看来,邵氏的那些武侠片,一个个的荧幕形象呆板无神,就好像是失去了灵魂的木偶。而康剑飞导演的《武当之太极张三丰》则不同,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一个个形象鲜活,与邵氏武侠片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邵氏的武侠片是旧式武侠的话,那么康剑飞的武侠片就是新派武侠……”
后世说徐克是新派武侠的代表人物,可那是跟六七十年代的老派武侠相比而言。
事实上,六七十年代的老派武侠,张彻、胡金铨他们刚拍出来的时候,也称自己是新派武侠,不是却是在跟三四十年代的武侠片相比。
曾经的新派武侠,已变成了现在的老派武侠,这就是所谓的电影发展与进步。
在亦舒将《武当之太极张三丰》称做新派武侠后,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专门跑去采访一代武侠大导演张彻。
张彻以前一直在给邵氏拍片,七十年代带着弟子去台湾发展,没两年便公司倒闭失败而归。
康剑飞刚刚逃港过来的时候,张彻再一次带着弟子去台湾开公司,这次他更惨,遇到了整个台湾的电影大环境不景气,只玩了一年多又回来了。
如今张彻年事已高,而且身上还有病,当被记者问到他对《武当之太极张三丰》的看法时,张彻说道:“抱歉,前段时间医生叮嘱我在家休息,暂时还没看这部电影。”
记者又问:“亦舒说邵氏武侠片这种老派武侠已经过时了,未来是《张三丰》这样的新派武侠的天下,张导演对此有什么什么想说的?”
那记者纯粹是来气人的,张彻憋了口气说:“武侠从不会过时,我养好了病就会重新出来拍片。”
记者又问:“您的意思是说,你不会输给康剑飞的新派武侠片?你是在向康导演发起挑战吗?”
张彻脸都变黑了,说道:“我不需要向任何人发起挑战。”
王天林读着报纸上的文章,破口骂道:“这些狗仔,就会乱写乱报道。”
王天林跟张彻是老交情,虽然以前有过一些矛盾,但现在大家都不会去计较了。
何况现在张彻身体有病,记者还在拿张彻当靶子乱报道,王天林自然看不过眼。
“现在的记者越来越疯了,不管他们就是。”
王晶穿上自己的西装,跑到穿衣镜前整理了半天,最后又吐了点口水在手心里,把额前掉下来的头发抹上去。
王天林见到要出门,随口问道:“半下午了,你又出去干什么?”
王晶道:“阿飞今晚给《太极张三丰》办庆功宴,也请了我过去。”
“那是梦工厂的庆功宴,你去丢人现眼啊?”王天林没好气道,其实他是不满意王晶新片的票房。
《贼王之王》的最终票房是520多万,虽然本土票房就让邵氏赚了不少,但跟之前那部票房过1000万的《精装追女仔》相比,还是差得太远了。
王晶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给邵氏赚了钱就够了,毕竟《贼王之王》赶工赶得太快。
顺手带上门出去,王晶直接下楼跑去康剑飞家,发现他在家里盯着一张写着毛笔字的布在看。
王晶扫了几眼道:“居然是《般若经》,阿飞,没想到你还信佛啊。”
康剑飞说:“一个朋友送的,他说让我多念念经有好处。前段时间我太忙了,现在才来得及看。”
王晶打个哈欠道:“佛经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看看《龙虎豹》。对了,你的《飘渺之旅》现在都几十万字了,怎么还没有女主角啊?”
“几十万字了吗?”
康剑飞早已经把那本小说忘了。
现在连载的《飘渺之旅》,都是康剑飞列的大纲,吴瑞青这小子写的初稿,最后再由表舅吴成刚修改定稿。
有时候吴成刚拍戏没空,则直接把初稿拿到《东方日报》,让那边找笔杆子帮忙润色。
温碧霞穿着一条晚礼裙出来,在客厅转了两圈问:“哥哥,今晚我穿这条裙子怎么样?”
康剑飞瞟了一眼说:“出门的时候多穿一件外套,现在天气冷得很。”
王晶本来客厅里随便走动,不时地吹气逗弄浴缸里的金鱼。
突然他看到康剑飞的房间门口摆着双红色拖鞋,愣了一下后立即明白什么情况,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跟温碧霞聊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