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的名家新星,都以能登上榜单为荣,各地百姓也习惯追捧登榜的名作。
八旗入关之后,焚书坑儒,打压学术,鼓励乐曲,让音乐人的地位不断上升,在天下人眼里,这不单是娱乐消遣,而是国之大事。
久而久之,皇廷乐府每年一次的金曲评选,在业界被视为类似比拼天下第一的擂台,在民间更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盛会,虽然无才参与其中,但大家都翘首以盼,期待结果出炉,等着按榜欣赏新一年的美妙乐曲。
今年的评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大量的诗歌创作,在乐府内堆积如山,乐官们不得不熬夜加班,秉烛夜战,争取在期限之前消化掉。
不同于审文,歌曲投稿的审核,不是单纯看过就可了事。
每逢金曲祭,乐府中就会准备多间“考场”,都是独立房间,里头除了主考官,还配有一只小型队伍,都是熟手乐师和歌手,精通各种乐器和唱腔,负责将词曲演奏与演唱,确保不会有任何错漏。
照理说,平常的歌曲,在他们的演唱下,都能保持水准,加上送来参选的大多还有几分水准,每个考场里,都等于在开一场不俗的演唱会,值得欣赏。
但哪怕如此,仍有很多曲子才奏了几个音,就被考官喊停,直接刷掉,这就属于考官自由心证的范畴。
每一年,都有无数乐曲蒙尘,只有真正被认为一流的妙曲,才能让考官放下偏见与个人审美,将其归为甲等,放入最终的评选,去争天下第一之名。
为了消化府中堆积如山的投卷,这段日子里,皇廷乐府内丝竹不停,各种南腔北调,交错频响,当中却显少有能演奏到完的。
这时,一间考室内,又一首悠扬之曲,被考官的拍桌声给打断。
“岂有此理!”
几名沉醉其中的乐师神色复杂,看着考官大骂,默默收起乐曲。
中年考官直接将乐稿扫到地上,以少见的怒容,宣告其被刷掉的不幸命运,对此,在场乐手都司空见惯,无人触他霉头,默默整理丝弦,准备下一首曲子。
考官犹未解气,面色难看,不住抚须,骂骂咧咧:“勾搭女子,还洋洋得意,不知羞耻!什么玩意儿……”
扫落地上的谱子,赫然可以看到上头的曲名:异乡娃娃!
********************
随着天明,人们在布告栏前指指点点,不断发出惊愕之声,更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面面相觑。
这样的戏码,在天洲各处上演,正焦头烂额的各方势力都被一个消息炸翻。
“原来是这样?”
“……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十年藏箭,一朝制敌,好大的手笔……”
人们原本还在加紧收集冬城山之战的情报,特别是那些可能被漏掉的细微之处,试图从错综复杂的战情中,解析参与各方的意图,还有后续可能的发展,敏感些的势力,更开始为了势必会爆发的战火急谋对策。
然而,这份来自朝廷的最新公告,却让情势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