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雁翎娜后,她满面依依不舍之色,道:“劳烦了。”
并心道:‘不知以后能否再被他抱?’我对雁翎娜微微一笑,使她心跳加速,便问郑和道:“不知郑兄所习的是什么武功?”
郑和道:“先父本是从事南洋贸易,小人从南洋一些书籍中,找到一些运功练气的法门,再加上中原的一些功法,自行研习起来,期望创出一套不需很强内力,用特别方法可使身法及出手极快,甚至用一支绣花针也能伤人,不过恐怕非二、三十年内能完成。”
我感到郑和的父亲是因从商至富,后来被朱元璋借故杀害,将家产收归国库,而他被燕王所救,可惜却成了太监,而他不单熟识南洋各地的风土民情,更熟识航海的事宜;我问道:“郑兄想改这套功法什么名称?”
郑和道:“小人想改它为“葵花宝典””
此时燕王道:“他们来了,带头的二人便是蓝玉与“无定风”连宽,他们身后的三人是“金猴”常野望、“妖媚女”兰翠贞和“布衣侯”战甲,真想不到连他们三人也一起出现,实在不易应付。”
只见远处山腰的路上,有一队人马经过,带头的蓝玉作大将打扮,我在盈散花的记忆中见过他,全身瘦硬如铁,勾鼻薄唇,双目锐利,是个杰傲难驯之人,武功己达先天真气,只怕比鬼王弱不了多少;他身旁的“无定风”连宽作武将打扮,长得有点丑但一脸英悍之色,有神的双眼中充满智能,身材高大壮硕,是个有勇有谋之高手。
二人身后十多呎,其中一人状若猴子,脸带紫金,年在四十之间的,该便是“金猴”常野望,他身量高颀,手足特别长,给人一种非常灵活的感觉,是个一流战将;他身旁有一中年人作文士打扮,背负长剑,额头处扎着条玉带,带上最大那粒白玉晶刚好嵌在额中,英俊魁梧,该便是“布衣侯”战甲,擅长追踪侦查。
“妖媚女”兰翠晶秀发带点棕黄色,与雁翎娜有点相似,虽不及夷姬般金黄得像阳光般耀目,但仍使人知道她不是中原女子,一双眉眼有着说不出的挑逗性,唇厚鼻高,颧骨高圆,身材高大却仍保持着玲珑浮凸的优美线条,有种独特奇异的艳丽,是潜踪匿迹的高手,精于刺杀之道。
他们身后的十多个随从形相各异,但均达精气内敛的一流境界;我一看他们众人,已大约了解他们的深浅,比我预算中强,的确不易对付。
此际:行刺会否出意外?最终能否杀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