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入世(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脑子里一惊,刹那间冷静下来,自个儿的所作所为确实太过了,真的成了第二个赵永安,就咧着嘴把马秀琴的裤子提了起来。

“生气了?”

马秀琴转身倚在桌角处,她拉着杨书香的手,喘息着问。

她在乎杨书香的心里,怕孩子不乐意,又怕好不容易换来的温情给自个儿的那一声拒绝搅合黄了,就用眼睛死死地盯着杨书香,等待他的回答。

杨书香舔着嘴角,上面还残留着琴娘下体的味道,他看向马秀琴,说:“琴娘,你怎么不打我耳刮子呢?”

马秀琴没太明白,她看到杨书香一脸暗悔之色,忙问道:“为啥要打?”

转瞬间想起了下半晌杨书香跟自个儿所说的话,忙把他拉到自个儿的怀里,胡撸着他的脑袋,说道:“舍不得,可舍不得!”

杨书香反抓住马秀琴的手,说:“我又对你犯浑了。”

马秀琴摇了摇头,一脸温柔:“就是个孩子!”

锅里的水翻滚了好几个开了,热气腾腾地冒着白烟。

见状,马秀琴赶忙把煤气炉的火灭掉,拿着笊篱捞起鸡蛋,冲杨书香吩咐:“就热吃,琴娘给你煮了六个。”

收敛心神,杨书香把水盆端来给鸡蛋过着凉水,七尺咔嚓剥皮,先把鸡蛋送到了马秀琴的嘴里,死活这第一口要先喂给琴娘。

马秀琴退让,摇晃着脑袋要杨书香先吃。

杨书香言语道:“六个呢,我就得看着你先吃这头一口。”

把鸡蛋硬塞进马秀琴的嘴里。

这短短的一幕转瞬即逝,像粒石子被扔到了宽阔的青龙河里,泱泱之中连个泡儿都没打出来,看似寻常,却给马秀琴孤独寂寥的心里掀起了波浪。

敏感的她处在底层社会,容纳杨书香后就特别在意这小小的举动,哪怕一丝一毫,心里都觉得特别温暖。

没等杨书香剥完第二个鸡蛋,就给马秀琴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他擡头一笑,看到马秀琴正吊着眼偷偷看着自个儿,就边咀嚼边说:“琴娘,这不还有。”

又忙不迭补充了一句:“琴娘,你的样子真勾人,我想,我想……”,想了半天也没好意思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马秀琴是过来人,岂能不解杨书香心里惦着的东西,可问题是上哪里搞呢?

总不能跑到外面去做,再冻坏了身子骨。

徒地看见杨书香眼圈泛红,立时想到了自个儿脸上的火辣,忙摇起脑袋说:“可再不能去你家里做了。”

杨书香听出了马秀琴的弦外之音,又看她一脸羞涩,忙丢下手里的鸡蛋抱住了她的腰,叫道:“琴娘,咱们去我爷家里做呀,肯定没人打搅咱们!”

说话间那俩大眼周围泛起的红晕就跟喝过酒似的……

PS:其实从第一章开始我就在铺垫。

通过各种回忆、 梦、 故事情节,来小小暗示着一些我自己所写的主角,他当时想要表达的东西,以及他妈妈对他的态度。

我尝试着用“家长里短”的对话形式来表现生活。

我觉得人物平时说话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写出来时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惜字如金,亦或者像新闻联播那样,说话特别有逻辑性。

不要。

就是普通生活。

雅俗共赏嘛!

牙佳若为高端,人谷就低俗了?

谁也离不开吃喝拉撒,我要写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这是第三人称叙述出来的故事,或许你觉得代入感不强烈。

其实我觉得吧,用第一人称手法去写也不是不可能,但问题是:1用纯粹的第一人称手法去写,难免太累,太考究一个人的写作功底。

而我功底又欠,还总想把三部曲写完,所以暂时没时间去琢磨;2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手法去写,写着写着突然跳出别人的内心想法,我觉得这不成熟,也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但这不代表这种手法不行,起码我觉得不太严谨。

3有些情节的展开需要多视角,第一人称去写代入感强烈但视角受限制,就只要偷懒用第三人称手法去写了。

写完了嬲和姇,我个人觉得自己朝前跨越了一步。

嬲太荤,整体有些粗枝大叶,而且时间逻辑上很不严谨;姇太淡,我承认这一点,毕竟离夏怀孕了,综合考虑便只写了她和老离之间的情,挑逗和心理居多,肉戏反而变得可有可无了。

而嫐,我觉得在前两部的基础上,我又再一步朝前跨了出去。

从嬲到姇,我一直在铺垫一个隐形人物——杨爽(杨书香),一直到三部曲的第三部嫐,姗姗来迟中把他推了出来,让他登场。

写色文嘛,没肉戏能叫色文吗!

我要说的是,不铺垫就没有后面的故事,这不是拖曳故弄玄虚,你我都走过十六七岁,当年的感觉或冲动、 或沉稳、 或木讷、 或洋溢、 或蔫桃,这不就是花季雨季梦季时期我们的个人写照吗。

那时候的我们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又总爱做白日梦,憧憬着将来自己怎样怎样,然后在笑声中成长起来,被我稍稍加工了一些,就成了嫐的样子。

先这样吧,等这部嫐完结,我再尝试去写第一人称作品,届时希望朋友还能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