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那是不堪回首的岁月。
也就是那段时间,18岁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不可承受之压力,失眠、自我怀疑、情绪高低起落,差点就要掉入抑郁的深坑。
好在,他还有个暗恋的人撑着他。但凡和陆淮喝上一杯酒,能撑着他的意志几个月。陆淮对着他笑一笑,鼓励他两句,又能把他从抑郁的情绪里扒拉出来一点。
第二次则严重得多,是因为陆淮教育了他一顿。
彼时两人已经在一起小半年,可因为都忙,真正相处的日子不足十来天。
其实那次陆淮没有说多么严厉的话。陆淮向来对他惯着,很少说重话。
可铺天盖地的指责也比不上心上人的一点不满。
那是张离第一次演电影。电影上映时,陆淮没告诉他,自己买了张票去看了。看完后,陆淮打了个电话给他,问某一个镜头是不是用了替身。
张离听着那口气,老老实实说,自己因为档期紧,背对镜头的几场戏确实用了替身。
陆淮听完沉默了好一阵,然后说,“我没要求你演技多出色,可你态度这样不好,我很失望。演员不是给你混的行当,竞争和年纪,随便一个都很容易打垮你。别仗着年轻好看,把观众的喜爱当做可以挥霍的资本。”
陆淮很少这样严肃,这电话如当头一棒。张离当场哑口无言,除了重复“对不起,你别生气”这两句,找不到别的话说。
张离在这通电话后躲了陆淮好几天。陆淮事后担心话说重了,回头又想想,只要他开心就好,不红了自己养他,何必那样凶他呢,于是旁敲侧击地道歉了好几次,表示自己一时火气上头,没有指责他的意思。
尽管如此,张离从此以后拍戏,除非自己实在做不到的武戏,再没敢用替身。新人刚红,又不知道能红多久,公司都是希望乘着这时多赚钱的,然而张离无论多忙,无论经纪人如何施压,只要在拍戏,商业活动通通往后排。
这件事让两个人都分别自我反省了一场。可见,这恋爱从那时就埋下了纠结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