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思在宫中安安分分歇了三日,鸿嘉帝每日都会来,一派父慈子孝。
第三天,期思在自己暂居的殿内待得安分,也待得有些无聊,却来了客人。
“安王驾到——”
安王便是大皇子,今日入宫,鸿嘉帝恰好在忙,一时抽不开身,他便一时兴起来见一见这素未谋面的皇弟。
他不知期思的事情,但鸿嘉帝也并未禁止别人来见期思,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安王比期思大了五六岁,长相也不甚像鸿嘉帝,看着是个文人模样,面容和善,想必是像他母妃多些,衣着也偏爱素色。
期思起身去迎接,安王十分友好:“兄弟之间毋须多礼。”
第110章手足
期思迎他进殿内坐下,宫人奉了茶点,两人彼此打量,皆是一笑。
安王很有兄长的风范,关切道:“自你几年前归朝,一直没曾见过面,说来也传奇。”
期思笑笑:“确实,如今想来,这宫里唯独认得父皇和陆应秋。”
“回来了就好,毕竟是自己家。”他说道。
这句话,期思听了是五味杂陈,也只是笑着点点头。
安王又跟期思聊了些别的,期思发觉他性子宽厚温和,举止之间真的把自己当成弟弟,相处起来很不错,安王又邀他改日到自己府上转转,便匆匆去见鸿嘉帝了。
直至礼部效率很高地备好了封王事宜,期思于回朝第四日,正式在朝中露面,册封为淮王。
仪式倒是并不繁琐,但大殿之内,晋国文武百官肃立,已封为安王的大皇子、五皇子嘉王、七皇子静王,皆在场。
而七皇子静王,便是曾经的虞珂,那个和期思一同长大的芳华寺小居士。
每一束投来的目光都各怀心思,期思波澜不惊,全然不管这些,从头到尾稳稳当当完成了仪式,举手投足沉稳内敛,光芒温润,如打磨精良的璞玉。
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