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婷扬了扬柳眉,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原来是有这样的意思。龙庭山也教帝王术么?”
应风色涎着脸道:“你怎么不说是我涉猎甚广?”
从〈驳宋帝王第三〉起,这厮就不装了,照例洋洋洒洒先骂一段,说佛门如此混账,骂也骂不完,不如来聊棋罢,笔锋一转,开始讲述东洲碁道史上有哪些经典着作,各自有什么了不起的创见,又有甚不足。
应风色好歹翻过几部棋经,此人所举他竟闻所未闻,字里行间那股洋洋得意扑面而来,就是要让人明白:老子是故意的。
没听过是罢?
你们这帮孤陋寡闻、不学无术的菜鸡!
往后七章,分别是碁界逸话——毫不意外又全是没听过的人名——布局论、起手式、边角定式、残局、手筋、死活题,对应〈驳五官王第四〉、〈驳阎罗天子第五〉、〈驳变成王第六〉、〈驳泰山府君第七〉、〈驳都市王第八〉、〈驳平等王第九〉,以及〈驳五道转轮王第十〉等篇章标题。
功诀多写在行与行之间,也有爬满飞白处的,全是蝇头小楷,挤作一团给人极大的压迫,能强烈感受书写者的焦躁,近乎病态。
在他开始自暴自弃、大谈碁道的第三章中段,被褪成赭色的朱墨划了个跨页的大叉,写上“玩物丧志”的评注,其后再无批点,仿佛连审查之人也放弃了他。
但这仍是某种障眼法。
整部书未写蝇头小楷、或每隔几句便如呓语般插入行气口诀,干干净净只讲棋的,仅有两章。
“你家祖先悟出神功,是在这一章罢?”应风色指着〈驳阎罗天子第五〉,若无其事地问。莫婷像打量什么怪物般细细端详他。
“理由?”
“这书里的功诀我虽没练过,就这么看将下来,没什么令人惊艳之处。”青年耸肩。
“我料功夫必在所见之外,这〈驳阎罗天子第五〉全然瞧不出有行气运功的法门,因此你家里的老人,才会这么不重视《驳十王经谬》的原典。能从中悟出功法来,令祖确是天纵奇才。”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
冥殿的十位阎君之中,第五殿的阎罗天子被认为是地狱的主宰,或地藏菩萨的化身,故十王又统称为阎君或阎罗王。
若着书之人想藏起解译通篇功法、化凡入圣的关键,哪有比〈驳阎罗天子第五〉更富隐喻意义的地方?
莫婷露出恍然之色,坦率地佩服起来。
她若能再扭捏一点,也许会更可爱——但现在这样也挺好,应风色心想。
同样的思考模式,末篇〈驳五道转轮王第十〉也该有猫腻,但百多年来,圻州莫氏无人能看出,就连破解〈驳阎罗天子第五〉的奇才祖先也一无所获,原因可能简单到令人咋舌。
“……它就真的只是三百多则死活题而已。”莫婷摊手。
“死活”是碁道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概念,从序盘开始,双方竞争的就是扩张地盘,同时压缩对手的眼位。
《驳十王经谬》收录的死活题达三百八十七型,由简至繁,图形绘制得一丝不苟。
应风色一一翻过,光是这样便能看出其中几幅的精妙细微,非是虚应故事的烟幕。
写这部《驳十王经谬》的人装疯卖傻是真,但对碁道的痴狂热爱,恐怕也是真的。
做为曾治东海的三宗之一、天元道宗余脉,指剑奇宫对其余两宗的了解远在寻常江湖人之上。
沧海儒宗哪怕在最鼎盛的时候,内部斗争都未曾稍止,文字狱、立碑党锢、道德谴责……差不多就是庙堂上玩的那一套,差别仅在于是用刀剑取命抑或纸笔。
本朝肇兴,以陶元峥为首的四郡文士集团建构了新帝国的官僚骨干,所谓“四郡之士”便是沧海儒宗的文脉。
在那个儒者以武力统治东海的遥远时代,有能人异士藉才具发挥,甘冒此大不韪,批判儒宗当权者党同伐异、苟容营私的嘴脸,非是难以想像之事。
应风色想起叶藏柯曾告诉他的,关于创制《元恶真功》的“恶斧”元拔山的故事,猜想这个被涂掉姓名、遭宗门认定“玩物丧志”的大能前辈,最终是否逃过迫害,得以悠游于碁石之间,仍带这一抹潇洒的讥讽厌世安度余生。
他抱着虔敬之心,把《驳十王经谬》细细翻过一遍,一方面是藉深层意识记下内容,另一方面检查古籍是否有夹层、隐文之类。
但圻州莫氏也不是吃斋的,举族研究百多年,断定这书不是什么宝贝,果然不见其他疑点,就是故纸陈册罢了。
莫婷把《冥狱十王变》的心法默出,却让他先别参详,而是一招一式从《最胜光明手》教起。
“武道与医道的经脉、穴位等颇有出入,就算同指一物,意涵也未必相同。”
莫婷翻过墨迹未干的功诀,强迫他转回视线。
“这篇文字流入江湖,害死的怕比练成的人多,原因就在这里。没有我指点关窍,心法只是陷阱而已,要赌一把么?”
应风色自然是不想。
莫婷没打算教到能实战的地步,只拆解基础知识里的叙述落差,远比练武要快得多。
应风色借由《最胜光明手》、《红尘四合手》和《阿须罗手》,补全了莫氏的医术入门课程,差不多是个小药僮的水平,终于能开始修习《冥狱十王变》。
莫婷的法子仍是不拘一格,与应风色掌心相抵,把两人经脉视为一大周天,输内力进他体内,带动气血运行,然后再导引回自身,循环反复,轮转不休。
初时自不顺畅,举步维艰,但此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哪怕应风色对心法全无掌握,也能够慢慢形成《冥狱十王变》的真气特征,再借由莫婷强大的调节适性,替换掉三色龙漦上的铭记印刻,改成应风色的版本。
到了这一步,他有大半人生的漫长光阴去摸索操控之法,毋须担心旁人越俎代庖,哪天忽然就撤去心脉上的龙漦护持。
不是所有内功都能这样练,随随便便就能发挥“相加大于二”的效果。
事实上,除了极少数的双修秘术,绝大部分的正邪内功都用不了这种推血过宫的法子蛮干,靠的仍是莫婷的特殊体质,才有捷径可走。
她那惊人的适性修正,能将过程中散佚的内息降到最低,使同练的双方仍有所得,否则内力于进出之间耗费逾半,损失还多过增益,哪里练得了功?
全是一场白忙。
饶是如此,韩雪色的丹田内并无显着的充盈之感,内功几近于无,说不定重练奇宫心诀进境还更快些。
被推着走的人尚且如此,莫婷实际损益,不问可知。
应风色再怎么没心没肺自命不凡,也很难用“医者父母心”向自己交代。
莫婷为救他性命,自损五成功力,对根基的伤害都还没算,竟然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方法助他修练自家的不传之秘……这要说对他没点心思,三岁小孩都不信。
莫婷满不愿他把《六道分执》当武技练,却无从得知、更不可能阻止他在虚境中钻研。
冒牌货叔叔与他共享深层意识,又能模拟应无用的惊天修为,应风色与他拆得酣畅淋漓,当真每霎眼都惊喜不置,挨揍挨得可甘愿了。
《鬼趣刀轮手》残忍毒辣,《阿须罗手》如六臂同使,但练起来最过瘾的,居然是一开始觉得最最繁复无用,只能拿来当八段锦热身的《最胜光明手》。
这路手法对付的非是外敌,而是自己。
无论对拆或自练,总能发现这一招又用到了哪条平素无觉的微小肌肉、那个变着又打开了若干骨隙,还能控制脏腑、血流,让身体运用超越既有的极限,朝未知领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