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平房的侧边是一条河。
周林对冯杰说:“二十四小时不停,给我挖一条地道,通往日本银行。”
冯杰高兴地带着人去挖地道了。挖出来的土,都被他们倒进了旁边的小河中。这样的话,就不会被人发现。
由于距离较远,为防垮塌,周林让他们一边挖,一边在后面搭撑架,撑住上面的土。并且,他们挖的地方,是比较偏僻之处,很少人行走。
第二个命令,就是给老林的。
周林让老林做出一个定点爆炸的炸弹。
这个时候的水泥钢筋,不是很坚固。就是用水泥钢筋做出来的碉堡,建造的也是不牢固。主要是水泥型号不对,里面还有参杂很多石头子,增大了固体的杂质。钢筋的质量也不好,一个炸药包是完全可以炸毁一个碉堡或者吊桥的。
碉堡与吊桥都能炸,那么这地下室也能炸了。
老林对于炸开那地下金库表示没问题。但是,要想不被人知道,那就难了。毕竟那炸药很响的。而且爆发震动很大。
这就给周林的时间很短了。万一银行还有其他的手段,那么,这个行动就不安全了。
要是有无声炸弹就好了!
周林的心头,闪出了一个想法。这想法马上带来了一个名词──静态膨胀剂。
静态膨胀剂是指一种以氧化钙为基本成分,反应时体积膨胀,使岩石涨裂的技术。它是20纪80年代初研究成功的非爆炸型、无公害的破碎岩石技术。可用于不允许有震动和飞石的场所,和用来开采整体石料。
静态膨胀剂的工作原理是:装入炮孔中的静态膨胀剂,由于自身的膨胀作用,在孔壁的约束下,沿径向方向对炮孔壁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30-50MPa)。孔壁径向受压,切向受拉,当孔径为4cm,孔距为40-60crn时,软岩或混凝土产生径向破裂所需的膨胀压力为10-20MPa,中硬岩或硬岩为15-30MPa。当炮孔内的膨胀压力增加到一定值后,介质就会产生径向裂缝而破裂。
这种材料,周林在二十一世纪的军大时,便有学习过。这东西在战场上有它的作用。
周林知道它的配方。而且原材料在民国也能找到,差的最主要的两项原料,周林可以配制出来。
当周林将静态膨胀剂说给老林听时,老林张大着嘴,许久没合拢。
“老板,真的有这种东西。”
周林保证道:“真的,你我马上分头去买材料。”
两个小时后,周林与老林来到了一个院子的地下室,在那里开始制造静态膨胀剂。
老林也算一个化学物理的高手,再加上周林这个穿越的人,两人合作,很快就制出了静态膨胀剂。
制出来后,他们开车来到了一处因战争而废弃的军事工事。那工事就是一个碉堡。
周林指挥道:“孔径38-42mrn,孔距200-400mrn,装药量1.9-2.3kg/m。”
老林按照周林的命令,弄出了一个炮孔。
半小时后,实施了静态爆破。并且成功了。
整个过程中,切割和破碎钢筋水泥做到了无飞石、无震动、无冲击波、无噪声、无粉尘、无毒气排放。
老林举奋地象一个小孩一样蹦蹦跳跳。“老板,我又学了一招,这一招,没有别人知道。”
静态膨胀剂在这个时代的出现,让周林对抢日本银行的信心增强了一倍。
花了一天的时间,他们制造出了几斤重的静态膨胀剂,足够炸五六个金库。
一天多的时间,冯杰那边也有好消息。
按照周林给的日本银行建筑图,冯杰终于将地道挖到了日本银行的金库的下面。
周林过来看了,并用手摸了摸那钢筋水泥,说:“这一回挖准了!就是这个地方。”
看了看手表,周林对冯杰说,“你去通知张甫,让他将人带过来。路上要小心,不要让日本人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