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中山路袭击(1 / 3)

潜伏者 紫荷尖尖角 1940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183章中山路袭击

1937年8月13日。

上海!

八一三前夜,战云已密布上海。

日本从佐世保调来军舰载有大批军火和陆战队,日本的各种兵舰集结上海的已达30余艘,内有驱逐舰莲号、知床号、姆号、保津号、初春号、名取号、初云号、子日号、鬼怒号、若叶号,巡洋舰由良号,运输舰,还有航空母舰一艘。

12日,日军前哨及便衣队已经开枪挑衅。长江中下游各口岸如长沙、宜昌、汉口、九江、芜湖的日军、日侨,由日军第11战队司令官宫本统帅炮舰、驱逐舰及汉口陆战队300名护卫,下撤至南京和上海。

之所以撤离,是因为国府的情报泄漏。

军委会会议上,有高级将领提议,提前扣押日本侨民与日本商船。让日军投鼠忌器。

但是,这个会议的情报被很快传到了日本。为此,日本方面将长江沿途城市的侨民与商船,抢先撤了出来。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淞沪会战就此打响。中国军队最初的目标是一举消灭在上海的日军,最低限度也要将日军赶下海。

中国军队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又有内线作战的便利,日军在本土的援军三五天之内到不了上海,因此中方认为达成这个目标还是很有把握的。

在上海的日军并不是陆军,而是海军陆战队。从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就开始派军舰常驻上海。

淞沪会战开始后,日军军部要求上海特别陆战队务必坚守6天,坚持至日本本土的陆军增援到达。

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认为,在中国军队接连增兵持续猛攻的情况下,这点兵力难以完成坚守6天的任务,因此连发两封电报请求火速增派援军。

应他的强烈请求,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陆战队2个大队和佐世保镇守府陆战队2个大队共约2400人于18日和19日先后到达上海。

这样,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已经达到6400人,同时日军也开始在上海的侨民中紧急征召在乡军人(即退伍军人)作为补充兵员。

中国军队以绝对优势兵力,还有重炮坦克支援,居然连续猛攻十天都没能肃清在上海的六千日军,结局确实令人扼腕叹息。

中国军队连日苦战,兵锋已显钝态,在接下来的几天始终难有进展,全线都陷入胶着。到了22日,来自日本本土的陆军第3、第11师团开始在宝山登陆,战局顿时逆转,战场主动权随之易手,双方攻守态势也就此换位。

在中国军队猛攻上海日军的时候,日军的“灭王”计划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上海的情况下,悄然进行。

八月十四日,老头子要去军委会,参加重要的军事会议。

上午九点十五分,一队豪华的车队驶出了军校。

就在车队出发之前的十分钟,在海上的日军航母上,飞起了十三架飞机。其中战斗机十架,轰炸机三架。

在老头子的车队出军校大门前,军校中有人发出了信号。随后,南京的一个地方,发生了大火。浓烟滚滚。

这是行动信号。

日军机群看到了南京的浓烟,便向着南京扑来。

在镇江的外围,日本军机遭到了中国空军的堵截。中国空军出动了二十架战斗机。于是,双方发生了空战。

日军战斗机一副不要命的打法,让中国军机损失惨重。

最后,中方战机损失十架,日军战机损失七架。

可惜的是,日军还有三架飞机掩护着三架轰炸机飞临了南京的上空。

如果提前没有得到情报,那么日军的十三架飞机都会飞临南京的上空。

在日军轰炸机进入南京之前,中国提前安排好的火炮向着天空猛射!

布好的火炮网,让日军军机损失惨重。

最后,有一架日军战机逃走,两架战机被击中。日军的轰炸机被击毁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