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屋子出来了二十多个人。
张于说:“里面的箱子是机密,大家不要搬。车上的枪支弹药全搬下来。”
众人应了声,上车搬了起来。
大家都遵守纪律,没有人去动箱子。
十几分钟后,屋内大堂中,推满了武器。
王组长清理完后,向张于汇报:“张长官,这枪太多了。我们这点人用不完。”
张于笑了:“这些武器可以武装一个德式加强连。你们当然用不了的。你们每人选择一支驳壳枪,子弹每人一百发。其他的武器,我另有处理。”
二十个人,每人拿到一支驳壳枪,王组长拿了两支。
大家拿到了枪,便找地方熟悉枪去了。
张于交待王组长,注意警戒。便又开车离开了。
这一回,他将车子开到了天津中国银行的门外。
在那门外,有一个张于的熟人等着。
车子到后,那人便喊来了几个人,将车上的箱子搬了下来。并且抬到了银行内。
银行马上忙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银行行长过来了:“张先生,所有的货币都按你的要求换成了美元。黄金另存。清点完后,一共有十万美元,黄金两万两。”
张于事先计算过,数字出入不大。
银行按张于的要求,将这些存款存到了戴立的帐户上。
拿着存单,张于回到了行动科居住的院子。
当天晚上,张于与那二十个行动科的人,带着一个连的武器装备向着二十九军的驻地驶去。
第二天的下午,张于来到了二十九军的军部,见到了二十九军军长。
在一个偏僻的房间内,张于拿出了三个胶卷。“军长,这是日军所收集的贵军的军事情报。”
军长接过后,打开灯,用放大镜看了起来。
越看军长的眉头越皱。最后,拍的一声响,吓了张于一跳。
军长破口大骂:“情报处干什么的?日本人的探子摸到了床边,他还不知道。”
说完,军长命人喊参谋长与军情处长过来。
几分钟,参谋长与军情处长到了。
看到军长的脸色不好,参谋长小心翼翼地问:“军座,出了什么事?”
军长指着胶卷,严厉地说:“你们看过后,再告诉我出了什么事。”
参谋长感到情况不妙。他拿起胶卷看了起来。看后马上一声惊叫,抢着去看另外的两个胶卷。
看完三个胶卷,参谋长也生气了,将手中的放大镜猛地砸在军情处长的手上。
“你们军情处都是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