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全省专家都争着往四院跑(2 / 3)

外科艺术家 医用口罩 2752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

休完假,上班。

刚上班打卡,向谭就来了。

还拿着一份大外科事项书。

“赵老哥,这份事项书你看看,是关于康复科、检验科和皮肤科的。”

赵培儒拿来随意看了一眼,就推了回去。

“向主任,这种大外科的决策事项,依然由你决定就好了。”

向谭笑道:“你现在也是大外科主任了,这些事情也得知会你一声,你也有决策权。”

赵培儒摇头笑道:“你一直就管理的挺好,不用问我,我还嫌事情太多,麻烦。”

向谭哑然。

别人都是嫌手中权利不够,还要牟着劲的争权夺势。

到赵培儒这,反而嫌麻烦,主动让权。

医学界,有这么一种人,就以专业性为唯一目标,不愿意理会行政、管理上的事儿。就比如华康的冯正源教授、济仁的舒云教授。

这种人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医学事业中去,这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出新医学进步。

向谭心里,对赵培儒肃然起敬。

他自己也在感慨,自从十年前当上这大外科主任后,向谭身上就俗事缠身,在医学专业上的进步,自然就逐渐变慢了。

而赵老哥这么多年,一直身处一线科室,不断观察,总结,默默琢磨,改进,一门心思的搞技术,这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那行,这些琐碎的杂事,以后我就做主了。遇到一些大事时,我再找你共同决策。”

“另外。”

“各家医院的人才,今天应该就全到了。”

“总共有济仁医院八人,南溪医院两人,肿瘤医院两人,港口总院一人。”

“除此之外,这次咱四院从全省遴选的45名潜力人才,等之后到位后,也大部分会安排到你们肝外科。”

“你这两层楼,一直比较空荡,这一下来了这么多人,估计就能全塞满了。”

赵培儒笑着点点头。

有了这些人才,尤其是有了济仁等医院的高端人才加入后,他这肝外科的人才短缺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你这肝外科,最近这变化,是真大啊!”

向谭不由得感慨:

“我以前都没想过,咱四院竟会有一天,能在肝移植领域超过济仁医院。”

肝移植是尖端领域,代表着一家医院的顶尖水平。向谭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赵培儒随口笑道:“这算啥。”

“我还打算超过华康呢。”

向谭一下子楞了。

你说啥?

还要超过华康?

向谭的语气都有些结巴了:“你还要……超过华康?也是在肝移植这种尖端领域么?”

赵培儒随意笑着嗯了一声。

反正他的下一步计划也快要实施了,和向谭说一说,也正好提前打个预防针,让向谭有个准备。

向谭听到赵培儒确认,瞳孔都不禁一缩!

“真的假的?”

赵培儒笑着道:”我分析过了。“

“济仁所擅长的,是肝移植的后半段吻合部分,手法技术比较高超。所以我想办法,超越了济仁的手法技术。”

“而华康所擅长的,是肝移植的前半段的切除部分,科技含量比较高超。所以我也会想办法,从尖端科技切肝上超越他。”

向谭听赵培儒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才明白,赵培儒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认真的考虑这事儿。

真打算要超越华康!

向谭表情复杂道:“赵老哥,你可真敢想啊!”

他心里,始终还是有些不信。因为……

超越华康,比超越济仁,某种意义上更难!

从“手法技术”上超越济仁,可以依靠先进的思路、丰富的经验、深厚的积累。

也就是通过“动动脑”来超越。而这点,正好是赵培儒擅长的。

但超越华康?

华康的高新技术,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高新设备器械不断研发、优化、升级而来!期间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才堆叠起来。

可以说,华康能拥有现在的高新技术,完全是站在了“巨大钱山”之上。

这点……身在四院的赵培儒,就没那么好的资源了。

没有海量的资金去堆、去研发,谈何超越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