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耳目清晰之人,已经知道了刘焉和刘表的到来,但两人低调入城,朝堂之上不知的人,还是有许多。
“让他进来。”
心中另做他想,刘擎笑道:“元皓,本王自有主意,就这样吧。”
荀攸正在门口和田丰交谈,田丰说话的时候,伴随着夸张的肢体动作,显然心中颇为郁闷,听到典韦叫唤之后,两人告别。
所以,时机未到。
先是两位州牧,然后是刘擎,百官心中隐隐觉得,今日朝堂之上,怕是要有大事发生。
如今,自己的下属,雒阳老牌大臣,刘氏宗亲,都已有所动作,或明或暗。
刘擎给的,他们才能要,刘协给的,他们不要,何况刘擎的态度,十分明显,就是反对。
刘焉刘表退下之后,又有几位官员上奏了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丞相荀彧一一做了安排,刘擎也自刘焉刘表之事后,再未发声,宛如透明人。
“主公。”
一字并肩王封赏之后,刘擎一边领了诏,一边按兵不动,同时对外放出风声,称旱情大定,大军班师之后,便回冀州,就在这节骨眼上,赵云张辽连同两位州牧,提前回到了雒阳,而大军也将在数日之后,到达雒阳。
刘擎自然想的简单,这种笼络人心的好事,当然要自己来做,白白的恩情怎么能让给刘协。
不是吧,现在?在这?
“陛下,老臣有本奏。”王允率先开口。
“元皓,本王知道你想说什么,只不过,刘协尚不服气,心存幻想。”
刘擎轻哼一声,“此事倒在本王预料之中,无需理会,明日刘焉刘表将会拜见陛下,早朝,本王也去。”
一段时间以来,刘擎几乎没有连续上过朝,一个月也就那么三四回,这一次,出乎众人意料,他竟然舍得来上朝了。
议论的对象,马上变成了刘擎。
朝中舆情,乃至整个雒阳的舆情,百官心中都十分清楚,甚至刘协自己也十分清楚,只是在朝阳之上,大家都是装一装就过去了,城中汹涌的请命之声,似乎就止步于宫门。
然这回,似乎由王允带头,要越过这道界限了。
众目睽睽之下,王允一边跪地,一边自己取下了步冠,而后立直了身子,双手一拱。
“陛下。”
要来了?百官的心,似乎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