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事时机尚未成熟,你先代阴修为少府,暂管关中水工之务,勘察动工,可立即开始,如今灾民入云,倒不缺少人力,只需管饭即可。”
从加入主公后,几乎就没有和兴修水利分开过,别人都是随主公左右,出谋划策,唯独自己,永远和水渠,民夫这些待在一起。
“荀氏举动,对士族多有带动作用,对及时缓解灾情,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主公,未经朝议便更换九卿之职,是否有损主公英名?”
丞相带头,太尉跟进,最擅长卷的一个群体,有了一个正面的引导,于是他们便往积极的方面去卷,这才是真正正确的,而是一直惦记农民的仨瓜俩枣。
就在董昭贴出公告两日后,他也离开了雒阳,这日,渤海王府迎来了一位客人。
“去年雒阳变故,杨氏伤筋动骨,这么些年圈占的田地,几乎被清算一空,没想到这一次,竟还能拿出这多粮食,可贵啊!”刘擎称赞一声。
“召你前来,不为别的,正为抗旱,或许未来,也是为了抗涝。”
刘擎一言说断,董昭没有再说,旋即答应下来。
“卫觊?”刘擎回忆着这个名字,但是没有丝毫印象。
董昭一听,主公轻描淡写间,竟然就将少府阴修给革了,转而封了自己,喜悦的同时,也有几分忐忑,毕竟这可不是什么王府掾属,而是朝廷重臣,位列九卿。
刘擎话锋一转,“继续道,朝中之职,有将作大匠掌管营建,不过这与本王想做之事,相去甚远,而各地工事,皆由府掾各自负责,但此次,本王欲将此事权,收归中央,新设一部,名曰工部,由你负责。”
“对呀,荀氏给的,实在太多了!”刘擎感慨。
“此二地靠北,受旱灾影响,亦属寻常,天灾虽酷烈,但人亦不屈,古有后羿射日,本王虽射不了日,但却能改造大地,你离开时替本王带个话,传董昭来见。”
“主公,没了袁氏,杨氏的角力对象,便成了荀氏,这一回,文若以丞相名义,连同荀悦荀衍兄弟,几乎将荀氏各枝捐个底朝天,如此一来,士族压力骤升,而杨氏便首当其冲。”戏志才笑道。
“主公,治书侍御史卫觊求见。”
“主公,荆益二州,战事未定,不过这两地本就受灾不深,荆州也就以南阳为主,而益州,则以汉中为主。”
而这些消息,又随着商贩走卒传出雒阳,传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