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大门极为宽敞,刘协一行径直入内,没有遭遇任何阻拦,不过,才行数步,刘协便停下脚步,在一处粥棚旁停了下来。
陈熙将叹得的消息的带回,刘协听罢,不由得感慨一声:“原来皇叔推行之新政,竟如此得百姓拥戴。”
“谁说不是呢,都遭灾了,不过,幸好这几年年景不错,加上新任刺史推行新政,咱老百姓手中的余粮,大大的增加了,而且,若是家中有人参军,还能额外再获得一份粮食,我儿子就是兖州兵,在曹洪将军麾下当差。”老者十分热情,将大概情况都说了一遍。
陈熙上前。
天子是不能封天子的,天子,是百姓选的。
陈熙拿了两个“馒头”,交给刘协,刘协接过,认真打量起来,心中却想着那日打翻的馒头。
“不是说,兖州灾情最为严重吗?为何这城外,不见灾民?”刘协好奇道。
“老人家,我是自雒阳来省亲的,不知陈留可有遭灾?”
“陛下,此乃多年以前,陈留会盟所用之军营,想不到如今,却还有如此用处。”陈熙介绍道。
他突然想起那日宴席之上,刘擎说的天子之说。
陈熙上前,仅仅出示了一下印绶,当值之人一见,便明白是某位官员前来微服了,这种事,时常发生,只不过眼前这位,面生的紧。
那馒头,是用精细的麦粉所制,刘协后来尝过,蓬松细腻,十分适口。
一行人绕行陈留,期间询问了路人营地所在,很快便找到了所谓的灾民营地。
刘协望着城门处,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序进出,似乎并无异常,也没有见到所谓的灾民,更没有见到哀鸿遍野的模样,每隔一段时间,刘协甚至看见还有一队队马车出城,装载之物,好似粮食。
刘协对陈留会盟无甚印象,只知道盟主袁绍是冲自己来的。
陈熙佯装知道这个,毕竟士子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指点江山之人,其中的条条款款,早已被他们斟酌着烂熟了,陈熙自然不能表现得什么都不知道。
由于刘协一众都是乔装,穿成世家弟子模样,陈熙上前,相中一位出了城的老者,老者衣着简朴,甚至可以说是破烂,这般年岁,又如此贫困,应该很难熬过灾难才对。
陈熙望去,只见不少灾民从粥棚中走出,捧着一只简陋的陶碗,吹着热腾腾的粥,另外一只手中,还有一只花色斑驳的……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