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谁的江山,谁的子民(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操持捐粮之务者,正是荀攸。

刘擎一方面下令给南阳调运粮食,另一方面,也开始缩减开支,并要求百官,引以为鉴,并呼吁百官一齐捐粮,共克时艰。

“哼,国库是捐了吗?我怎么觉得,朕国库之物,都搬进了渤海王府了,说不定他捐出的一万石粮食,就是国库所得!”

刘协怔在原地,望着渤海王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突然嘴角一抽,喃喃道:“这天下,还是朕的吗?”

刘协如何不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整个雒阳,乃至天下各州郡,已被渤海王彻彻底底的掌控了。

而刘擎,正在王府之中,身穿一件宽松的冰丝锦衣,其款式,堪称前世睡衣,他慵懒的蜷在卧榻之上,一旁的侍女正均匀的扇着风。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陈熙不知如何劝慰,只能跪地请命,几乎殿内所有的黄门、侍女,统统下跪,匍匐在地。

今日就是首次更换简餐,刘擎想去亲自说明一下,免得到时候被扣上“刁难天子”“虐待陛下”之类的帽子,那就不好了。

声乐俱起,莺莺燕燕。

——

转眼,时间来到最为炎热的八月,随着一道道消息传至雒阳,各处灾情,也更加严峻起来。

看着桌案上屈指可数的几道菜,和几个黄馒头,刘协稚眉一蹙,眼神变得冰冷起来,扫了一眼陈熙。

朝堂之上,刘协说的话,未必能准,而渤海王甚至不需要上朝,只要一开口,朝堂上便会通过,这朝堂,俨然已是渤海王的一言堂。

雒阳城闹得越厉害,刘协的心情就越不好,加上天气燥热,简直是难言的折磨。

文臣武将,文武百官,未有不从,而自己,仅仅只有一个近侍,和一个有些师生情的马日磾。

“主公,捷报!”

甩袖便走,典韦连忙端着馒头跟上。

在刘擎和刘协的注视下,典韦一口气吃了三个。

以多捐为荣,以少捐为耻!

捐款石数,也隐隐和品级挂上了勾,也不知是谁宣传出来的,丞相荀彧捐了七千石,而田丰,杨彪和王允,也都捐了五千石,九卿三千石,依次往下,好似谁捐不够,便有伤风化,辱没门楣一般。

至于宫中的情况,刘擎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哪怕想知道御膳里放了几粒盐,也不是不可能。

“传令,加封马腾为金城太守,命其扫除叛军余孽,告诉他,凉州平定之日,便是加封刺史之时!”

雒阳城闹得风风火火,先是百官,后面一些富商,也开始高调捐粮,博取些名声,最后,甚至有一些平民百姓,也开始拿出自家的余粮捐出来。

看了看,叹了口气:“陛下可知,这上等麦粉所做的馒头,大汉有多少人,至死也没有吃到过。”

“陛下何故这般生气?”一道轻柔却带着戏谑的声音,突然想起,刘擎带着典韦,步入偏殿,看着正站在案前,气得发抖的刘协。

刘协想着刘擎离开时说的话:去看看百姓,看看你的子民,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你觉得,这馒头脏吗?”刘擎问。

凉州之地,绝不存在妥协,因为这还是日后重开丝绸之路的关键。

帝王一怒,可是要血溅十步的。

听到难民要来雒阳,刘协目光本能的一颤,想说点什么,又开不了口,只能静静的听着。

“全城的人都是好人,就属朕什么都未做!”刘协忿忿道。

不过,充当长辈训斥后辈的感觉,还真是有点意思,难怪几乎所有的老子,都喜欢训斥自家小子。

刘擎想着想着,此时在渤海王府,荀采怀中的刘稷突然无端哭闹了起来……

“稷儿乖,稷儿不哭,阿父马上就回来了!”

荀采一边轻晃着,一边安慰着,谁曾想,刘稷哭得更厉害了。

(求月票,推荐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