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入汉中(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高顺入城之后,第一时间便派兵去夺取那座关闭的城门,自己也率军向着县府疾驰而去。

县府之内,空空如也,县长压根不在此处,直到半个时辰之后,冯县长才姗姗来迟。

冯县长也是经县尉保证,称入城的兵马,乃是朝廷兵马,并非贼兵叛军,这才前来县府。

“不知将军前来,有失远迎,恕罪!”冯县长对着高顺毕恭毕敬,没有半点身段。

“城中有多少兵力?”高顺第一个问题。

“仅有县兵二百。”县尉接过话,回道。

高顺心中一核对,刚才统计上来的情况是,敌军被俘一百二十人左右,击杀在三十多人,余下几十人,应该是逃窜躲起了。

“张鲁可有在附近派驻兵马?”高顺第二个问题。

冯县长连忙摇头,“未有,张鲁军主要驻扎于南郑、褒中一带,以防斜谷道之敌。”

这一点,高顺也可以确认,如今斜谷道之外,是马腾的大军,用来迷惑张鲁的。

张鲁果然上当,将大军尽数驻扎斜谷道附近,如此一来,自己或许可以继续向西城前进。

但是西城乃是关城,不会像钖县这般容易,到时候,得等徐晃和李傕两军汇合,才能攻击西城了。

在此之前,他要控制钖县,不能走漏风声。

“县长勿惊,高某是为叛贼张鲁而来,与县长无关,今日强入城中,也是无奈之举,士卒伤亡,本将会例行抚恤,但是今夜之事,必须保密,钖县这几日,也会闭城。”高顺道。

冯县长实际上至今还不知道高顺是何许人也,但是狗命要紧,将军说什么,他便答应什么就是了。

高顺再看一眼县尉,便道:“伤兵俘虏,你去接受一下,再统计一下伤亡抚恤。”

“遵令!遵令!”县尉躬身回道。

拿下钖县,比想象中更加顺利,于是高顺便连夜派出斥候,前去西城、上庸等地。

说起这上庸,虽然位于钖县之南,但那里却离荆州襄阳很近,高顺熟悉舆图,自然知道这一点,占据上庸,将来对南下荆州,亦有帮助。

另一边,徐晃与李傕星夜兼程,赶往钖县去高顺汇合。

晚间,刘表正在秉烛夜读,来人连忙上报。

“使君,南乡来报,李傕徐晃两军,到达南乡之后,并未停留,继续西向而去。”

刘表当即明了,看来确实如蒯越所料,这几只渤海王的兵马,确实是奔袭汉中而去了。

刘表举起烛盏,走到悬挂的舆图之前,熟练的找到了襄阳的位置。

顺着襄阳位置向西,便是汉中房龄县,房龄以西,便是上庸,而此次渤海王进军方向,便是在上庸以北。

刘表喃喃自语:“房陵上庸二县,乃是沔南重镇,亦是荆州西部门户。”

他突然转身,大声道:“始宗,始宗!速唤张允来见!”

刘先,字始宗,乃是刘表别驾从事,正在府中陪刘表查看文书,突然听到刘表惊呼,便连忙去安排。

很快,张允便应召赶到州牧府中。

“舅舅,连夜召允前来,所谓何事?”

张允母亲是刘表姊妹,所以张允是刘表外甥,因为这层关系,刘表对其宠信有加。

“允儿,我有一急事,要你立即去办。”

“何事?舅舅请说!”

刘表转过身,再度面向舆图,手执烛盏将其照亮,“来看!此为襄阳,如今汉中有变,张鲁在汉中反叛,渤海王已起兵讨之,汉中必定大乱,此为房陵,上庸二县,乃我襄阳门户,我当趁势取之,我许你五千兵马,你连夜出发!”

张允领命告退,刘先则依然立于一旁。

“始宗,你说我此举,是否有不当?”刘表问。

刘先回道:“主公此举甚为高明,何来不当,襄阳城在汉中边界,若房陵为他人所得,襄阳将优势全无,如今汉中大乱,正是我军占据之良机,主公当机立断,乃英明之举!”

刘先的认可,让刘表松了口气。

“就是不知此举是否会刺激到渤海王。”刘表嘀咕一声。

“主公放心,攻入汉中,乃是为平张鲁之乱,渤海王去得,主公也是汉室宗亲,为何去不得?”

不得不说,刘先看问题的角度,比刘表深一层,张鲁反叛,就是大汉的反贼,渤海王可以去平叛,我荆州牧,也可以去啊!

“如此说来,命张允出兵,也算名正言顺了!我只是担心,等渤海王解决张鲁,占据汉中之后,会向我讨要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