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笼中鸟,黑山军(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好在常山也是有铁矿来源的。

“新兵练的如何?”

田丰接着答道:“目前元氏营,哦,也就是城外那距离不远不近的大营,目前营中有三千新兵,由朱灵负责训练,尚未形成战斗力。”

刘擎点了点头,看向郭嘉,这货竟然在瞌睡!

刘擎倒不是生气,郭嘉本就体弱,而且旅途疲乏,偏偏又饮了酒,这般模样也可以理解。

“唉~”刘擎叹了口气,原本战事还想先问问郭嘉的看法,如今只好自顾说道:“如此说来,元氏仅有赵云一支骑兵,区区两千人,如何能对抗这五万大军?何况董卓赴任在即,我可不认为此人会乖乖交出兵权,空手来并州做州牧。”

此话一出,沮授与田丰莫名其妙的对视了一眼,在对方眼中都发现一个真相:主公变慎重了啊,不愧是成了家的男人。

这是大好事呀!

刘擎哪里知道沮授与田丰想什么,他只知道自己的想法,他搞定了王智,歼灭了南匈奴主力,甚至铲平了整个南匈奴部落,将他们散落入雁门郡各地,对于河东郡战役而言,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然后得到了什么?一个武州侯的头衔,看似含金量很高,可武州县本身就是雁门郡的,边郡一般都是吃饷的,哪来的税缴,所以刘宏相当于将刘擎的东西送给了刘擎。

反而董卓被封了并州牧,依照刘擎对董卓的指示以及董卓在羌人中的声望,还不知道董卓在郿县捞了多少俘虏呢。

一万?三万?

这些都可能成为董卓的兵力,最终演化成董卓的西凉军,这些可不是渣渣。

对董卓关照过多,结果朝廷一手骚操作,让董卓直接成了自己顶头上司。

不过事情依然有回旋余地,董卓如果选择此时上任的话,是需要交出兵权的。

毕竟现在不是刘宏驾崩后那个支离破碎的大汉。

现在选择权依然在董卓手中,当然董卓也可以再赖一次,上书刘宏:“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刘宏:想屁吃!士兵还要留着收服凉州!

刘擎:滚!莫挨老子!

另一个需要慎重的原因,就算经过半年战斗,无论是刘擎军自己,还是官军,甚至是黄巾军,军队素质都在快速增长。

黄巾军参考白波黄巾,刘擎亲眼所见。

所以与张牛角之战,刘擎显然兴致不高。

道理很简单,不能让别人的突发事件影响自己的既定目标,更别说这个突发事件中,未必有利可图。

救了廮陶,董昭会跟我走吗?

只怕廮陶城破后前来投效的几率大一点。

沮授与田丰看出刘擎似乎对此战并不感兴趣,便选择了附和。

沮授:“主公,此战除了损耗兵马钱粮,似乎确实无利可图。”

田丰:“区区廮陶,无甚名声,哪怕真被黑山贼占了去,也就那样,黄巾可不屠城。”

刘擎想想也是这样,正欲拍板此事时,鬼使神差的看了眼没精神的郭嘉。

“奉孝?奉孝!”刘擎第二声加大了声量。

郭嘉忽的坐直了身子,认真的看了看沮授与田丰,然后转向刘擎:“主公请说。”

“我还以为你睡着了。”

“岂敢岂敢,嘉一直在听。”

“哦?那你说说看这信是谁写的?”刘擎将案上书信推了推,然后将手压在上面,显然是防止郭嘉抢过去一看究竟。

“董卓呀!”郭嘉理直气壮道,肯定没错,刚出几人一直在谈论董董董的。

“咳~”沮授不自然的咳嗽了一声,做出了善意的提醒。

刘擎无奈的摇了摇头,双指将书信推到郭嘉面前。

郭嘉展开书信,迷离的目光渐渐清澈起来,漆黑的眼珠子微微晃动,似乎在快速的浏览信中文字。

快速进入状态的郭嘉,刘擎还发现其嘴角正微微的扬起,旋即收回目光,对着沮授田丰二人道:

“奉孝已有主意。”

……

(PS:月底啦,有多的月票记得投一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