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冷静下来的头脑很快就把这事分析得透彻,扎珠姑娘的老爹听取了不少意见后,心里也有了主意。
再次去见常曦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譬如如何保证西北老百姓的收入,这里面有自由人,他们若愿意拿土地来种棉花,他给多少利,当然还有农奴,也会分给这些人一部分利,总之他拿出的方案是兼顾了大众的,比以往只有部族老爷全盘通吃的局面好太多了。
常曦认真地听着,这回看扎珠姑娘的老爹顺眼了几分,不是头脑发热的交易,那么执行起来也会坚决许多,当然她也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还有赵晋做的安排。
扎珠姑娘的老爹听得背冒冷汗,没想到人家想得如此完备,自己这回真是误打误撞地集思广益了一番,让人家看到他的诚意,不然这生意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
至于新设的一个监棉使,他并不担心,嫡长孙还在西北,他只要照章办事了,监棉使也奈何不了他,当然打好关系很是必要。
所以与常曦谈妥之后,他私下里与那几个跟着常曦的可能成为监棉使的人接触,先拉拉关系,然后不就有交情了嘛。
常曦对这样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过份也不是不能包容。
既然让西北种棉花,那她就得赶紧回宜阳与司理商议,加大海外种粮食的力度,要用海外的粮食填补西北空缺的粮仓,这样良性循环才能达到提高西北老百姓生活的目的。
说到回宜阳,那就事不宜迟,她赶紧让虎妞去收拾行李。
只是她还没走,她与扎珠姑娘的老爹的交易就传了出去,不少人都扼腕不已,纷纷上门求合作,但跟扎珠姑娘的老爹签的是代理商的契约,那么这些人只能找扎珠姑娘的老爹谈交易了,她很遗憾地表示他们来得太迟,要早些来,她肯定给予机会云云。
扎珠姑娘的部落在当地属于不大不小的一个势力,但能与赵晋联系上,肯定也不容小觑,扶持他们上位,对于平衡西北的局势其实是有好处的。
韩荣源对此是乐见其成,看到妹妹做好了规划,他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不过随后事情的发展,也让他咋舌不已。
西北这边常年派兵驻守,就代表着这里并不安宁,大战或许没有,小战争却是常年不断,毕竟总有一些崛起的小国想要挑战大宇朝,不痛击回去他们是不知道痛的。
尤其是现在看到大宇朝因为夺嫡而内乱不已,就更是蠢蠢欲动,为此他加大了部署边界的巡防,为此都忙得焦头烂额。
可谁知却有了戏剧性的发展,不知道这些小国从哪里知道了用棉花换茶砖的交易,竟是破天荒地派使者前来商谈,看看他们是不是也能这么交易。
打仗是为了更多的好处,不打也能获利,那还是不打的更好。
这个变故拖慢了常曦回宜阳的脚步,这不在她的规划范围内,那既然送上门了,那就没道理不谈啊,若是能用这交易稳住他们不侵边,那这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