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书房与父亲商议过后,他朝身边的长随常安道,“请常娘子到解府一叙。”
常安应声,随后躬身退了出去。
解老太爷看向儿子,“事已至此,就必须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共克难关,不要再计较常氏的女儿身,得看到她的能力。”
此女一人就能补足儿子等人身上的不足之处,如今乱世即将到来,就该摒弃一切偏见。
解四老爷点头称是,“父亲放心,儿子心里有数。”
解老太爷这才没有再做声,京城那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如今不但能占得大义,甚至还有大行皇帝的遗诏和传国玉玺在手,那么大势就在我方,胜算比想象中还要大,他没有多少可忧心的。
常曦收到解四老爷的邀请,没有犹豫,直接就往解府而去,团结一切力量才能达到目的。
解家前院今日颇为热闹,常曦到来时,直接就被引到了解四老爷的书房。
此时书房已经坐了不少人,在看到常曦进来时,没有人感到诧异,这宜阳新贵蹿起得太快,他们早已学会了不用旧眼光去看她。
“常娘子,请。”解四老爷很是给面子地亲自出迎。
常曦朝解四老爷点了点头,没有扭捏,直接就进去了书房,屋子里的其他人跟常曦也是相识的,遂都起身打招呼,场面非常融洽。
这一屋子的人都是东南士族清贵,心里都门儿清,常曦手里有钱有粮有药,这都是目前急需的,更别提她与赵晋那暧昧不明的关系,他们又何须上赶子去得罪人?遂,哪儿还端得起往日的架子?
常曦也不端架子,而是大方平和地与他们直视,这是她在这个圈子里第一次亮相,十足的成功。
真正坐下来详谈之后,她对这群人的能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只能说他们的能力也就那样,多年积累竟不敌她大半年的成果,实在让她“刮目相看”,怪不得一个个都端不起架子,也怪不得之前赵晋还亲自筹粮。
解四老爷感觉到常曦的目光,面有些热,只能给自己挽尊道,“之前局势不明,大家都不敢放开手脚去干,如今到了这局面,自然不会再畏手畏脚,西北的兵力是端德太子嫡系,再加上我们这么些年的招兵买马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只要钱粮具备,这赢面就很大。”
常曦心里呵呵,听着好像不名觉厉,但实际上如何,只有他们心里清楚。
不过她面上却不拆穿,只是道,“此趟运粮运药到西北,路线都安排好了吗?”
解四老爷一听是这个问题,这才暗松一口气,总算能找回几分面子,于是道:“这个一早就计划好了,从东南出发,沿途都是我们的人在把守,可保万无一失。”
在赵晋还小的时候,老威武侯隐在西北,他们一南一北早就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布局,苦心经营二十多年早就打通了此路。
常曦点点头,心想这群人果然不是做生意的好手,不然二十多年下来凭着这条路早就赚得盘满钵满,又何愁没有足够的银两去筹备军资?
罢了,她不说了,省得又要戳了这群老头的心。
“到时候,我亲自带队前去。”
解四老爷闻言,跟众人一样不禁愕然,随后赶紧阻止道,“常娘子,不可,这样太危险了,出了什么事,我们无法向嫡长孙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