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催促了几次,仍然不见回应,于是朝着书房走去。
站在门口,见他奋笔疾书,先是微微一愣,然后笑着摇了摇头。
“唉,拿这老东西没办法。”
老伴又去屋子里取出了几张膏药,那是治腰伤的。
一坐就是半天,晚上估计又会喊腰疼了。
“哎,你听说了没?起点的几个头部作者都要开新书了。”
“为了这次的翰林杯?”
“对啊,老猫和橘子都开了,现在正在拉票。”
“不是吧?老猫都开新书了?他一直霸占月票榜首的。”
“虽然他粉丝多,但我不看好他。老猫写修真还行,但历史太硬核了。读者普遍知识面广,一个点没写好,是要被喷死的。”
“橘子常年写历史文的,我觉得他比较稳,就算拿不到第一,也能获奖的。”
各个作者群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公孙瑾在对翰林杯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之后,索性狠了狠心。
换到了开到荼靡这个书名的作者账号,发布新书《三国》。
是否参加征文
是
虽然公孙瑾还没做好准备,但他也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任何事,会等你做好准备了才开始。
很多事发生的时候,你都来不及准备。
犹豫,就会错过机会。
公孙瑾对自己没有信心,但他对三国演义有信心。
当天上午,他一直沉浸在写书的过程中。
开篇的楔子,不必多说,自然是《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光是这一首词的开篇就是王炸。
他已经能想象到,这个世界的读者们在看到这首词的瞬间,会受到怎样的冲击。
不亚于在颅内引爆一颗核弹。
紧接着便是用白话润色过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立首功”发布。
原著中对于刘关张三人结义的过程并未细致描写,而是只写了三人同样想去投军,便去了张飞庄上饮酒然后结义。
央视版的三国则原创了些戏剧的改动,增添了几分趣味。
比如有人去张飞的猪肉铺买肉,但挪不开磨盘。
“肉就在井里,可拿不出来。”
“挪开磨盘,不就拿出来了吗?”
“我们庄家有言在先了,谁能挪开这磨盘,便可任取井中肉!”
“挪啊!挪啊!”
“你要是挪开了,肉全归你!”
“这样,你们庄家可是要赔上老本了。”
一声怒喝后,关羽挪开了磨盘,将井中肉分与了众多穷人。
当前来买肉的富绅要伸手拿肉时,关羽却扣下了他的钱,分与了众人,豪迈地抚须大笑起来。
关羽是底层人出生,知晓百姓疾苦,乐善好施,嫉恶如仇。
这个原创的情节很妙,将关羽傲上而不辱下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便是张飞前来找茬,捏碎了关羽的一把绿豆。
“什么绿豆,分明就是豆粉!”
“某的买卖,货真价实!”
“就是豆粉!就是豆粉!就是豆粉!就是豆粉!!!”
“你是买豆子还是磨豆子?不买不可乱动。”
“捏你几颗绿豆你便心疼,你送掉我许多猪肉又待怎讲?”
“哼,你是来打架的?”
“某打的就是你!”
二人皆勇武过人,一番酣畅淋漓的打斗之后,刘玄德制止了二人,将他们的双手各自分开。
彼此寒暄一番后,关羽张飞化敌为友,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三人前往了张飞的庄上饮酒畅谈,聊起了各自的人生往事,不免感叹命运多舛。
有了感情铺垫,三人桃园结义,就变得更加合情合理了。
“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而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
“关某平生之愿足矣!”
“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是刘兄之躯。”
“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俺也一样!”
“某势与兄患难与共。”
“终生相伴,生死相随。”
“俺也一样!”
“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俺也一样!”
这一段在央视三国也是被众多观众津津乐道的名梗。
和二爷一对比,张飞显得没什么文化。
公孙瑾自然将这一段对白加了上去,增添了些趣味。
另外,央视的剧版三国对三兄弟讨黄巾并没有细致拍摄,只是讲了三人在破黄巾军时中救下了董卓。
得知三人俱是白身后,董卓便轻视他们,扬长而去。
除此之外,灭黄巾就只有几个艺术效果绝佳的运镜。
烽烟四起,头戴黄巾的张角和反抗的起义军高举火把,大声呼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镜头一转,残阳如血,张角站在满地的尸骸中,配乐极度的悲凉。
这样拍摄自然是有其用意的,因为三国演义小说中讨伐张角,有一些怪力乱神的剧情。
公孙瑾自然也没有细写,更多的参照了剧版三国去润色,毕竟这次翰林杯的要求是历史题材小说。
所以这样一来,公孙瑾的工作量就很大了。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董卓命运如何,请听下回。”
写完第一章节,竟然足足用了上万字。
等将这一章发布之后,时间已经过了十一点,公孙瑾的手指都已经感到阵阵酸痛。
“接下来就只等口碑发酵好了。”
公孙瑾暗自想道。
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
细想了一会儿,他又登录了“被拐走的牛马”这个账号的马甲,单独发了一个章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