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宇宙通用语(3 / 3)

科技翻译家 风啸木 1195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李浩突然看到,有一张书籍中的插画,好像是记录着元素周期表。

他的灵感立刻喷涌而出。“宇宙通用语,唯数学与物理。”

在数学领域,简单的四则运算时,11永远等于2。

宇宙中的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氢原子的质子和电子永远是一个。

这是构成宇宙,最基本的规律。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石。

科学家的思维,就是带领我们认知,宇宙的基本情况。

理科主要是三大科,物理、化学、生物。还有供奉为科学的皇冠,数学。

在宇宙中能通用的,也就是数学和物理。

化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分子间的反应。它们太过依赖于外部环境。

生物这门学科,这是专门对碳基文明而设立。现在还在萌芽起步阶段。

就是外星文明再先进,他们也必须遵守,宇宙中的规律。

最多利用宇宙的规律,比地球先进些,却无法改变它们。

这样一来,用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就可以验证外星文明的知识。

找到他们文字中表达的意义,再通过学会文字,继而翻译外星文明的资料。

李浩找到这个规律后。他完全有信心,把图书馆中的知识,翻译过来。

李浩找到思路后,他立刻翻开自己刚才发现,那个很像元素周期表的插画。

他仔细看几遍,这真的是元素周期表。

这么简单的元素周期表。他第一眼没认出来的原因是,在这张元素周期表上,不是一百多个元素,后面还有一系列元素,特别是每位元素的同位素有很多。

它的前一百种元素,大概的物理性质,和现在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基本相同。

李浩这才能确认,它就是元素周期表,只不过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

元素具体的名字,未知文字和地球文字的叫法肯定不同。

但他知道,找到对应元素后。最起码可以认识,未知文字一百以内数字写法。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查找外星文明的文献。

熟练的使用数学这种工具,就说近期无法获得其他资料。

有数学工具,李浩作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他也能更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