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歌占比太低,可能劝退了一些心中失望的歌友们。”
“但是,这真的是一张敷衍十足、令人失望的专辑吗?”
“不!”
“3首新歌只是这张专辑的表象,实际这张专辑的每一处细节都浇汁着陆昂的心血。”
“我刘娅愿称它为一张神专!”
“是的,【神专】就是我给这张专辑的定义!”
“长期关注我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对音乐专辑的评价是相对中立的,虽说文艺作品免不了主观喜好,但我会尽量的减少影响。”
“今天,我要破例了。”
“这张专辑真的太太太太牛逼了!”
“下面,我要开始进入正题了。”
“这张专辑为什么要叫做《最长的电影》?”
“我想很多人都会好奇,专辑中的主打曲明明是《一路向北》,专辑同名曲被排在了新歌的第二位,按照习惯来说这张专辑应该叫做《一路向北》更合适。”
“或者索性就别改名了,不如叫做《十一月的萧邦》罢了。”
“是陆昂不懂音乐专辑制作的习惯和规则吗?”
“不!”
“事实上,这就是这张专辑的首个彩蛋,甚至可以说是这张专辑的点睛之笔。”
“这张专辑的名称,并不是简单的歌曲名字。”
“而是对这张专辑的定义!”
“最长的电影,顾名思义,就是这张专辑中的每一部MV都是一部电影,都是能够将其扩充为一部能够登上荧屏、质量顶尖的大电影!”
“即便是时长最短、看似情节简单的《最伟大的作品》这部MV,只要将MV中的主角化身为时间行者,与历史上的大师们产生更多的交集,就能够制作出一部精彩的电影。”
“所以,这是一部音乐专辑吗?”
“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的,3首新歌+14首live版的重制,17首歌曲既是满足了专辑出版的新歌要求、又将专辑制作前演唱的原创音乐全部收录其中。”
“可是诸位可曾想过,为什么陆昂只放3首新歌?”
“为什么要卡着出版专辑的新歌数量底线出版这张专辑?”
“难道是陆昂缺歌吗?”
“话说,诸位相信一个有着行走的曲库称号的歌手,会缺歌?会相信陆昂会缺歌?”
“如果换一位歌手,14首老歌拆分一下,再添点新歌,出版两三张专辑都没有问题,但是陆昂却只出版了这一张专辑。”
“当所有的困惑都解不开时,就需要跳出既有的眼界,打开思维,重新看待问题。”
“当我将思路不仅仅局限于音乐上后,我终于悟出了陆昂的本意。”
“作为在港岛金曲奖拿下了六个大奖、引领着内地话语音乐潮流的音乐人是陆昂的身份。”
“但开创了迷你剧新潮流、仙侠剧新时代的影视人,也是陆昂的身份。”
“普杰工作室创始者、破晓阳光实控人,更是陆昂的身份,”
“有着如此身份的陆昂,显然不会循规蹈矩的制作音乐专辑。”
“音乐,陆昂已经站在了金字塔尖。”
“这张专辑是陆昂在MV上的一次创新和试水。”
“17首歌曲,17部微电影。”
“所以,这真的只是一部音乐专辑吗?”
“不!”
“是音乐专辑,更是影视专辑!”
“在专辑的发布前,我就曾想过陆昂会不会给大家惊喜。”
“只是我万万没想到,这份惊喜竟然这么大!”
“事实上,这张《最长的电影》不仅仅是一张专辑。”
“更是陆昂送给所有粉丝、歌友们的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