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也判断不出陆昂的这番话是属于徒有其表的吹嘘糊弄,还是真才实学的解读分析。
昌宏方向着陆昂继续道:
“创作背景和解读都蛮有趣的。”
蛮有趣这评价一出,众人便都悟出了其中的深意:
认可陆昂的解读分析。
说明陆昂创作出这首词,是真才实学啊!
众人看向陆昂的眼神,再次变化。
昌宏方则是继续考校道:
“小伙子,伱能再给我介绍介绍,这《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格律是什么样的吗?”
考究没有停止,可这称呼却改为了小伙子。
众人从这细节中,能够看出这位昌教授对陆昂的态度明显好了许多。
不再是充满质疑和敌意。
而对于昌宏方口中的格律,众人再次露出了困惑的神色。
这格律难道还有什么讲究吗?
众人都好奇的看向了陆昂,等待这他的解读。
一旁的吴海,也是紧紧的盯着陆昂。
昌宏方突变的态度,令他心中生出了些危机感。
原本他认为,借着此事让陆昂身败名裂、彻底被打压下去是毫无悬念的。
现在这毫无悬念却出现了悬念。
他等待着陆昂回答中的漏洞和错误,只要给他抓住了任何一个机会和口实,就能够让陆昂吃不了兜着走。
既然他们都发难了,那么陆昂必须名誉扫地。
否则他们的脸面放哪里?!
若是让陆昂知晓他心中所想,此时肯定是哈哈大笑。
要的就是你们颜面尽失啊!
陆昂稍作思考,便答了出来:
“如梦令的格律共有六种,我所用的是格一单调。”
“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仄仄仄通平仄,平仄通平平仄。仄仄通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通仄仄平平仄。”
前世的陆昂,对古诗词也同样很喜欢,在上学时的,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他的解读就是全班数一数二。
课外他也对古诗词研究颇多。
毕竟研究古诗词,有利于音乐创作。
方文山的能够拥有顶尖的作词水平,也离不开其热爱古诗词的内在原因。
如梦令作为陆昂最喜欢的词牌名,又被蓝星火极一时的《知否知否》所使用,自然是他研究的重点。
这格律,便是他那时记下的。
能够印象深刻,还是因为他也曾尝试过按照这种格律进行创作,不过难度的确太高,他写出来的词,太过粗糙,都不好意思给外人看。
所幸,这个世界的诗词也与蓝星有很大的不同,并没有李清照的存在。
有着蓝星的知识库,他就是行走的诗词大家。
昌宏方再次沉思,细细的琢磨着陆昂口中的格律。
其他人则是在一片茫然中,等待着昌宏方的评价。
实在是这平仄通啥的,完全听不懂啊!
即便是直播间中,对古诗词有些研究的人,听着陆昂口中的格律,一时也不知是对是错。
古诗词的格律太多,很难对每一个都了如指掌。
只能立刻去网络查询资料。
又是半响,便在发布会现场众人等待的有些焦急时,昌宏方有了反应。
他点点头,眼中露出了赞赏的光芒:“没错。”
先前洪梁铮将这部分词发给他,询问这词他是否见过,又听其说总觉得这词像是抄袭的。
他在仔细琢磨后,第一反应便是抄袭。
实在是他不相信,现代人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古词。
特别这创作者还是一个毫无诗词底蕴的年轻人。
但是在经过一番考校和交流后,尽管依旧难以置信,却也不得不相信。
真的有人能写出这么顶尖的古词,而且创作者还是一位如此年轻的人。
只能说是天赋异禀。
至此,他已不再怀疑,不过末了他还是习惯性的又确认道:
“这当真是你创作的?”
陆昂笑笑:“如假包换。”
昌宏方哈哈一笑,眼中的欣赏之意不再掩饰:
“不错,不错!”
“凭你这首词,在古时你就是顶尖的词人。”
“是受到文人追捧的大才子。”
“有空来我们诗词协会坐坐,给我们这些老家伙讲讲创作思路。”
这番话,便是定调般,以一种偏官方的身份,给了陆昂认可。
毕竟,作为京都诗词协会会长兼文学系教授的话都不够权威,又有谁的话足够权威?
洪梁铮眼角跳了跳,尽管面子被落,脸上很不好看,却也只能挤出笑容,向陆昂点头认可。
昌宏方是他邀请来的,陆昂受到了昌宏方的认可,他总不能去驳斥老友。
更何况,昌宏方的诗词水平本就比他高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