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诛仙》播放【】(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过很快,随着一条微博的出现,它的热度被再次引爆:

“任何影视剧的宣传都不该背离其真实情况,炒作更应该有底线!”

“一部仅10集的影视剧,能够投资1亿?”

“倒也并不是说,不能投资1亿,但是该剧既没有实力派艺人,也没有按部就班的进行宣发。”

“倘若真的是投资了1个亿,那么我只想问,钱去哪里了?”

“难道剧组外出拍摄的住所全部是五星级?商务舱?”

“笑话!”

“以我数十年的从业经验,从未见过这般的影视剧制作。”

“即便希望通过宣传博得眼球,也需要有底线!”

倘若还有人记得《万万没想到》曾在网络上掀起的舆论风波,那么便会认识这条微博的作者:顾志明。

就是那个曾经给《万万没想到》预颁金扫帚奖,结果却因为《万万没想到》破了数项记录,而最终公开道歉的影视人。

只是,网络上的记忆很短暂,很少的一部分人还记得这件事,大多数的人早已忘记顾志明和普杰的关系。

当然,更多的人,都无法将《诛仙》和《万万没想到》联系到一起。

毕竟两部剧的风格相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当微博发布后,在水军的炒作下,又在顾志明“导演、制片人、影评人”的微博认证信誉加持下,很多的人都加入了质疑《诛仙》真实制片投资的阵营中。

1个亿这般具有冲击力的金额既容易引起关注,也容易引起争议。

很快,又有一些影视圈的人下场,这些人没有将目标落在投资造假上,而是质疑起这部剧的拍摄水平:

“《诛仙》的制作团队没有任何的长视频制作经验。”

“招收的演员也全是影视学院的学生。”

“这真的是一个想做事的团队吗?”

“这样的团队即便有1个亿又能够拍出什么样水平的作品?”

“如果普杰没有1个亿的资金投入该剧的制作,那么这般鲜明的造假,性质太过恶劣!”

“如果普杰真的从某些渠道获得了1个亿的投资,那么我以数十年的从业经验,提醒诸位投资人,尽快查账!”

“在吃一些,伱们的钱或许都被洗掉了!”

“我也提醒一下剧组中的各位演员和成员,待东窗事发后,你们逃不了!”

“勿等铁窗中再后悔,那个时候就已经迟了!”

这条微博的出现,更是将与《诛仙》有关的讨论推上了高chao,负面舆论几乎是铺天盖地般的冲向了这个话题。

在路人网友的眼中,这部剧投资造假、人员不专业、又是拍摄改编难度极大的仙侠剧,大多数的路人网友都将《诛仙》这部剧当做了圈钱的剧。

甚至一些路人网友,冲向了《诛仙》的主演和陆昂的微博中口吐芬芳。

普杰工作室。

曾妙晴原本这两日的心情很不错,因为二哥和她说,《诛仙》还是具有一定的游戏改编价值的。

目前的评估在1000万,倘若首集播放后能够破了网剧记录,只要口碑不崩,他愿意做主额外增加到2000万。

《诛仙》的游戏改编权能够达到2000万的水平,便已经算是成功了。

能够有效的带动其他网络小说的版权价值。

接下来只要普杰将储备的这些网络小说版权,合理的进行二次授权和出售,便能够获得不少的收益。

肯定能够覆盖《诛仙》的制作成本。

普杰工作室也算是再次完成了一个很了不得的壮举,至少普杰不会因为这部剧的改编失败解散。

只是这个好心情却没有维持住太久,近些天有关《诛仙》的负面舆情又猛的炒热了许多。

其中的水军痕迹很明显。

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恶意抹黑,攻击普杰。

不仅攻击普杰的投资造假,甚至质疑起了普杰在利用拍摄做违法的事情。

按照她在东娱获得的经验,这种事情的应对首先是让法务出面起诉,同时压下这些负面的舆情。

但是易震星却一直将网上的这些负面舆情当做了陆总在营销宣传,不仅不处理,甚至有时候还去添一把火。

这操作简直给她看懵了。

眼看网上的舆论抹黑越来越严重,舆论声音中,更多的也开始讨论普杰的行为是触犯了哪条法律,她终于再次忍不住了。

跳过了易震星,直接去找了陆昂。

办公室中。

陆昂听了曾妙晴的讲述和担忧后,眼睛蓦的睁大。

惊喜的神色从他的眼中闪过。

自《我是歌王》拍摄完成后,他一直在编写郑烨伟的歌曲,没有注意到网络上的舆情变化。

没有想到抹黑《诛仙》的话题又被炒热了。

更惊喜的是,顾志明竟然又跳出来了?

好事!

好事啊!

顾志明在《万万没想到》中吃了那么大的亏,这一次敢跳出来,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掰倒《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