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好?
他的脑海中冒出了这个念头。
示好是能够解释通李兴安这个操作的。
但是仔细想来,却又不够合理。
没有动机啊!
他将网络上近期所有与他和李兴安的舆情都梳理了一遍,当梳理出三个关键话题:
“抄袭李兴安演唱的《父亲》者被娱乐圈清退”“陆昂碰《父亲》热度,疑似抄袭”“父亲——黑暗三部曲系列之二”。
他的大脑瞬间明朗。
《以父之名》这首歌李兴安不可能提前知晓,他也从未透露给第二个人,所以李兴安不可能知道他的确准备演唱黑暗三部曲的第二首歌曲《以父之名》。
所以,李兴安是刻意炒作黑暗三部曲,是为拉高观众的期待值。
一旦他演唱的歌曲与黑暗三部曲无关,就会因为期待感的错位而产生失望。
而若他以“父亲”为关键词所创作的歌曲,与《父亲》这首歌风格相似,都是抒情歌曲,就会被炒作为跟风抄袭。
只要他演唱的歌曲,无法同时满足“黑暗三部曲”“父亲”这两个关键词,那么李兴安就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炒作,对他打击。
想通之后,陆昂忍不住一笑。
正愁热度高涨,却寻找不到宣泄的窗口和对象。
这对象不是来了?
他立刻再次编辑微博:
“感谢大家对我‘黑暗三部曲’系列的期待。”
“我在第三期中演唱的歌曲,一定不会令大家失望。”
“至少会比某些炒冷饭的歌手好些。”
“李兴安老师,你觉得呢?@李兴安是我”
倘若热度只是网友们好奇、讨论自发形成的,那么他并不准备再次公开@李兴安。
毕竟在节目中的打脸就已经够了,足够吸引仇恨。
并不需要再在微博上刻意的引战。
没事就@、引战只会让人觉得他的行为很诡异。
只是,这次是李兴安主动挑起的争端,那么他反击回去,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感到困惑的圈内人只要打听一番,就能知道缘由。
也能够将他嚣张自大的形象再次凸显。
编辑完成后,陆昂再次审视了一遍,微调了语句后,便发布了出去。
这条微博顿时便如扔入水塘中的炸弹,激起波涛。
“陆昂在讽刺李兴安炒《父亲》这首歌曲的冷饭?”
“话虽然有些不太礼貌,但也没有说错啊!李兴安的确在炒冷饭!”
“呸!你陆昂有本事炒冷饭啊!啥玩意!”
路人网友们很快便分为两派激烈的争吵了起来。
“所以,陆昂哥哥会在第三期中演唱黑暗三部曲的第二首歌?”
“好期待啊!”
“会不会再刷新《我是歌王》的评分?”
而陆昂的粉丝们,则注意到了其微博中提到的黑暗三部曲和不会让大家失望这两个关键点。
京都。
李兴安看着陆昂的微博,只是将陆昂的话当做临死前的挣扎。
这叫嚣的越是厉害,就代表越是心虚。
“@我?配吗?”
他冷笑一声,便没有再搭理。
网络上的舆论随着时间的发酵热度越来越高,对陆昂的讨论也变得更为两极化。
《我是歌王》第三期便在这样的舆情背景中开始了正式的录制,节目组也开始了宣传预热。
更多的网友开始关注起了与这一期节目录制有关的小道消息。
沙城,录制中心。
演播室后台,依旧是同样的录制前采访。
观战间中,工作人员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对陆昂的采访:
“上一期的结尾,你留下了颇受关注的一个悬念:以‘父亲’为关键词进行歌曲创作。”
“所以,你今天的歌曲不仅是原创,还是以‘父亲’为主题的?”
陆昂点点头:“没错。”
工作人员:“网上有许多的人质疑,你是蹭李兴安老师《父亲》这首歌的热度,你怎么看?”